第6章,初入江湖 (1 / 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6章,初入江湖 (1 / 2)
        大师兄的本名叫“刘前”,充分体现了其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流钱”吗,就是富得流油的意思;但谁又能想到,自从有了陈三皮这个小师弟以后,刘前就成了明史上最窝囊的大师兄。

        三皮曾经问过刘前,跟着师父十几年了,有没有随着师父出去化过缘?那时候,大的寺院有很多居士和香客供养,小的寺庙就需要和尚出去化缘。其实,道士也是需要化缘的,不同的是,很多道士是靠“算策、堪舆”等实在本事去募化天下的。

        在得到大师兄的确定回答后,三皮心中就充满了随着师父“游戏江湖、追奇探险”的期盼。

        不知道是哪个神仙听到了陈三皮的心声,这一天很快就到了。

        “刘前,王西滨,陈波;你们师兄弟三个分别说一说对《渊海子平》的学习感悟?”又到了师父考察功课的时候。

        “师父,我认为书里的论命歌赋是关键,对应着的都是一些具体的技法运用,是弟子感悟最深的。”按照每次回答功课的顺序,大师兄刘前先答。

        轮到王西滨了:“师父,我觉得八字论命最简单,按照命格对照就好了。”

        三皮:“师父,我没看懂。”

        “哈哈,陈波今天为师就不评了,西滨算是入门了,刘前已经探得些许真髓。”今天大师兄得到了师父的夸奖,陈三皮也非常无私并主动地送上了好几个白眼。

        “不过,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啊!为师决定,这几天大家伙准备准备,下月起带你们出去募化;这次时间要长点,三年左右吧。因一是刘前需要购买度牒了;二是老观主年龄大了,和我也谈了几次,这次回来后我就会接任,以后再出去也不方便了;三是波儿是个耐不住的性子,出去历练历练也许能有所获。”

        明代对僧侣和道士的管理还是很严格的,主要是防止出现全民皆僧皆道的局面,如果造成田间劳作人员的大量流失,是会动摇国本的。所以,合法的和尚和道士必须要有度牒;度牒是公开出售的,当然,度牒很贵,甚至一度成为朝廷一项重要的财政收入。

        还有一点就是,朝廷对尼姑的规模控制很严;陈三皮理解的是,要是女人都出家了,满大街的糙汉子非乱不可。

        第二天,秦道长就给陈英启去了信,说明了带陈波出去历练的事;另外,已然定了亲,这三年就让秦篆住到陈家村吧,婆媳俩也可以提前磨合磨合。

        陈英启对秦道长提议的这次历练很支持,夫人刘氏亲自进城把秦篆接走了。秦篆也高兴啊,陈家村多好玩啊?靠山得水的;别说老爹不带她出去,让去也不去,风吹日晒、车马劳顿的没意思,碰上老爹接个“驱鬼驱魔”的买卖,还不知罩不罩地住,又辛苦又吓人。

        ……

        第一站,相邻的长沙府湘阴县。

        刘前背着师父和自己的行李,箱篓上面还有个超大的竹制油纸伞;王西滨背着自己和陈三皮的行李还有罗盘、桃木剑、黄纸、朱砂、古钱、签筒等等一大套东西;三皮背着《渊海子平》《巾箱秘术》两本书,本来是一篓子书,光是各种《宅经》就有半筐的,但是都被三皮“忘了”;道长腰上挂着钱袋,手里甩着浮尘,一步一逍遥,三皮背着只有两本书的背篓也是一步一逍遥,刘前和王西滨两人弓着腰,累的一步一小摇。

        “波儿,看看选个地方,借个桌子,先算个命拆个字,挣点盘缠;咱们师徒四个,这一天吃喝住宿的,可是耗费不少!”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