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一一章 初步成营 (1 / 6)
枪管是火枪最重要的部分,在十世纪,除了赵德昭,没有任何人能锻造出合格的枪管。
虽然如今的枪管还只是最初级的碳素结构钢,但是已经是这个时代无法模仿的黑科技。
材料科技不同于技术革新,技术的变化,是任何人都能看的出来的。
但是材料工艺,只需要隐瞒几处要点,就是任何人看到也无法模仿的。
我把锰钢,碳素钢拿给你看,你也不知道成分是什么。
更别说,除了赵德昭,也没有人能将炉温提升到一千两百度以上。
利用高锰酸钾来制氧,进行上下吹气提升炉温,你连高锰酸钾都不知道是什么,即使模仿了上下进气室,没有纯氧,对炉温的提升也不大。
枪管制造出来之后,赵德昭进行了多次试验,通过对定装量火药的多次测试,确定下来了枪管的长度和壁厚。
至于燧发装置,这是最早就开始生产的配件。
相比枪管的难度,燧发装置主要是技术思路,唯一的难点是拨片的弹性回位,可是相对枪管的难度也不值一提。
用两个钢柱,进行固定的间隙调节,就能生产出厚薄一致的拨片。然后进行淬火工艺,就能得到具有弹性的弹簧钢片。
钢片环绕两周半,就能形成具有充足回弹力的回力。
大部分工匠都不知道他们做的是什么东西,可是在赵德昭的命令下,他们一直不停地生产,几个月来,已经做出了超过两万套燧发机。
至于木制枪托,更简单。原本的木匠就能造出合乎标准的枪托,只是速度慢一点。
他们从去年就开始备制烘干木料,生产枪托,在车床磨床面世以后,后面的加工更加快速。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