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六八章 庞大棋局 (1 / 2)
第一百六八章
太原和真定的失手,也是朝廷漫不经心的结果。张劭是这样认为的。如果朝廷认真增兵支援太原,也不至于太原在自守了将近一年时间后,由于粮草不继,军民饿死十分之九的情况下,被金军攻破的。至于真定府城被破,首先应当归罪于种师道的失误,如果他亲自靠前指挥,如果他把军团布置于真定一线,而不是放置于左右两顾太原、真定的井弪,那么,他所率领的强大军团就有可能依托真定城击败金军,进而乘势前进太原,协助太原的张效纯击败金国的西路军。
张劭认为,任命年迈体弱多兵的种师道为两河制置使,是朝廷的一个重大失误。
朝廷上,真是一群废物在主持朝政。当然,张劭并没有责怪皇帝的意思,他一直认为,目前在朝廷把持朝纲的那群人,是一群鼠目寸光的败类。
并不是我大宋国力不强,军力不足,而是没有可以制定清晰战略目标、没有执行明确战役任务的人才造成目前局面的。现在就痛改前非、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朝廷在快报中并没有指示各地调集军马增援京畿和两河,只是要求尽快筹集粮草,看来,朝廷现在是在认真对待金国这个嵘洱小国了。
只要朝廷下了决心,赶跑金军甚至于击败他们,也只是时间的问题。
张劭的想法,也是大宋目前各级非前线官员的普遍想法,至少有五分之四的人是这样认为的。
甚至于,张劭认为,皇帝陛下正在安排一个庞大的棋局,先对金国示弱,让金国尽出精锐之师在两河宽广的平原地带徘徊,一口一口消耗掉他们的兵力,当金**队虚弱疲惫不堪的时候,突然派遣西北精锐禁军与金国决战,一举消灭金国进犯的精锐部队,然后一鼓作气,收复两河,进而收复失去将近百年之久的燕云十六州,完成统一大业。
这样的想法,也是张劭在不详预感之中夹杂某些兴奋苗头的一个强有力的支撑点,只有这样的结果,才是皇帝陛下应该给予大宋国民的,并且,以大宋目前的国力,是能够取得这样的结果的。
假借金国之手消灭夙敌辽国,然后再凭借强大国力消灭小小的金国,进而收复燕云故土,这应该是朝廷的战略目标吧。
张劭一想到这里,就浑身充满了力量,当然了,他有这样美好的想象,有一半因素是因为他所主持的生意,有三分之一在燕山府以及燕山府周边的几个州县。毕竟,赚钱应该是最现实的,没有相当数量的银钱,想要在大宋官场遨游,最后的结局就是被波涛汹涌的暗潮所吞噬。
现在,与其说张劭在陪伴着张越先,到不如说是张越先在跟着张劭跑,因为,连续的几天,张劭深入所辖各县催讨朝廷所需的粮草,同时呢,他也建议这个九王爷到乡下去,看看民间的风土人情也是不错的一次游历。
况且,那个日本来的据说是个公主的小姑娘,整天磨闹着九王爷大外面玩耍,九王爷被逼无奈,只要带着她跟随张劭到周围的县乡,一边催粮一边探讨各种问题。
当然,张劭今天在路上突然冒出的这些想法,他不便也不可能对张越先说。因为,按照宋朝法律,亲王不可以参与政事,除非得到皇帝特许。另外,地方官员不可以擅自揣摩评论朝廷制定的对外政策,否则就要左迁甚至罢官流放。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