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民国之大导演(35) (1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22章 民国之大导演(35) (1 / 3)
        《贵妃醉车》叫好不叫座,乐景并不怎么吃惊。

        早在电影上映前,他就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毕竟他拍的是小众文艺片,票房自然不会比得上商业片。

        “上映两周,票房两千元。”——这是《观影日报》做出的统计。与之作为强烈对比的是同时上映的几部美国电影,平均票房达到惊人的两万元。

        在现代时,乐景从没有关注过民国电影相关的资料。也是穿越后,从谢知源那里他才知道,如今电影院里放的电影80%都是美国的电影,而国产电影只能夹缝艰难求生,勉强抢了一些票房也不过是残羹剩饭。

        美国电影的大行其道,恰恰反应出来了美国国力的强盛和文化的强势。如今华夏国内山河动荡,民不聊生,百姓平均年龄不过三十几岁,上有贪官污吏,下有土匪恶霸,还有连绵不绝的自然灾害,这仿佛是一个烂到了根子里无药可救的国家。

        所以,又要怎么不让此时的华夏人对电影里富强美好的美国心生向往?

        所以,又要一个战乱频频天灾人祸连绵的国家如何诞生好电影?

        后世的**、叙利亚诞生过有影响力的电影吗?

        比起乐景早已预知结果的镇定,萧长乐显得格外不能接受。

        他把报纸上的好评翻来看去,越看越不可思议,越看就越怀疑人生。

        黄叔站在他身后,眯着眼睛,焦急的问道:“报纸上都说了啥?”他年纪大了,眼睛彻底花了,平时只能靠萧长乐给他读报。

        萧长乐深吸一口气,把这篇写自北师大文学系系主任齐明帜先生的影评念了出来:

        “他可真是个小人物啊。八岁丧父,寡母拉扯长大,没读过书,只会写自己的名字,十六岁就做了黄包车夫,给车行拉了五年车,饿了只肯喝水,才终于凑够钱买了一辆属于自己的新车。他叫刘大年。”

        “他也同样是个小人物。三岁就被拐子卖进了戏班子,不识字只能死记硬背戏词,背错了就要被打手板,不过桌子高就要给班主端屎端尿。他练了十二年功,终于站在了戏台中央,当了一回主角。他叫花醉楼。”

        “这是一个多么冷酷的大时代啊。大时代太大了,所以它记不得几万万小人物的脸。他们就是地里的麦子,每当大时代的镰刀挥动,都会倒下来一大片。大时代叫**,却不是属于人民的国家。”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