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节 协约国与同盟国 (2 / 3)
这种情绪感染了各大国的决策者,他们认为偶尔爆发战争,流点血“会使民族的体质更为强健”。他们唯一的错误就是根本没有预料过在工业化的条件下,国家间的战争不再是规模可控的,要么是彻底的胜利,要么是彻底的灭亡。
所以接下来发生地一切就显得十分合理了。
12月9号,法国与俄国签署了规定:如果德国或意大利在德国支持下进攻法国。俄国应用它的所有军队进攻德国;如果德国或奥地利在德国地支持下进攻俄国,法国应用它的所有军队与德国作战。法俄正式结成同盟。
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德国态度的软化,与俄国人的矛盾激化英国感到自己有必要加强与德国的联系,决定放弃传统的光荣孤立政策,开始同德国靠拢。1211号英国和德国签订了瓜分殖民地的协约这个协约地主要内容是:德国不干涉英国在埃及的行动,英国承认德国在摩洛哥有维护安宁和协助改革的权力;
12月12日英德奥
署《友好协约》组成协约集团
划定两国在美国的势力范围:以密西西比河为界,西半部是英国的势力范围,东半部是德国的势力范围;德国放弃在纽芬兰独占的捕鱼权。英国则让给德国西非一些殖民地。同时,秘密条款还规定,双方****之一如为“情势所迫”,也可变更埃及或南美的现状。
但是自由贸易、自由通行苏伊士运河、直布罗陀海峡南岸禁止设防等原则仍继续维持。一旦摩洛哥的苏丹政权终止,摩洛哥地一部分领土即直布罗陀海峡南岸就要让给西班牙。通过协约,英德两国的矛盾解决,双方利益趋向一致。此后,英德为了对付共同的对手法美俄国也开始调整相互之间的关系,
第一条缔约国互相承允彼此和平友好。并不得参加目地在于反对它们之中任何一国的同盟或协定。它们约定,对可能发生的一般性的政治和经济问题进行交换意见,它们并彼此承允,在它们各自利益地范围内。给予互相支持。
第二条如果意大利未有直接挑衅行为而遭受法国进攻,不论其理由为何,其他两缔约国必须以它们的全部军队给予被攻击的一方以援助。如果德国未有直接挑衅行为而遭受法国侵略,意大利也担负同样的义务。
第三条如果缔约国一方或两方未有直接挑衅行为而遭受进攻致与两个或两个以上非本条约签订国的大国发生战争。对所有缔约国而言,应立即同时产生履行盟约的理由。
第四条如果一个非本条约签字国的大国威胁缔约国之一地国家安全,而受威胁的一方因此被迫与其作战,缔约国另外两方必须对它们的盟国采取善意中立。在此情形下,它们都各自保留权利,在它们认为适当时参加战争并与它们的盟国共同作战。
第五条如果在以上各款所预见的情况下缔约国任何一方的安宁受到威胁,缔约国应就为了实行最后合作而应采取的军事措施及时进行会商。它们约定。今后如果共同参加战争,在任何情况下,非经它们之间共同商定,不得订立停战协定、和约及条约。
第六条缔约国相约对本条约的内容及其存在保守秘密。
12月13日,法国、俄国、美国共同|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