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论酒一日成名 (2 / 2)
哈哈,此篇论酒恰到好处!”李世民也拍手应和着,对这段论酒很赞叹,低头看看自己手中金爵,和程咬金桌上酒杯一比,显得逊色多了,一时不好意思举起来。
他不知何时,凌凯已经跑到大殿中央了,怀里还抱着个大酒坛子,“诸位叔叔伯伯,这是酒坊新酿的酒,希望大家给个意见。”砰!说着,他把酒坛放在地上。
殿中不乏好酒之人,特别是那些武将,个个嗜酒如命,酒香飘来,下意识深吸一口气,只听“咕咚”一声,有人口水都流出来了。“好酒!”“仅闻这酒香,就知此酒世上罕见,老夫迫不及待想尝一口了。”
尉迟恭眼疾手快,率先抢到一杯。仰头一口便饮下了,似乎没想到酒这么烈,入喉呛得他差点吐出来,最终他还是硬喝了下去。低咳一声,口中浊气一并吐出,尉迟恭两眼放光,激动地大吼,“好酒!”
李世民自然不会忘了,身边宦官,已经把盛满新酒的酒壶,送到了他的案前,想来是提前验过毒了。
这种高度白酒,大家喝得十分痛快,不过醉得也快,有两个酒量浅的人,一杯下去就倒了。“今日饮此美酒,犹如从未饮过。”侍中王珪说了一句。尉迟恭也不甘示弱,附庸风雅了一番,道:“痛快!喝过这酒才知道,以前喝的都他娘的是马尿。”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凌凯确实可以称之为长安第一才子啊,就凭这首《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足以力压无数的英才了。李世民赞到。
一群武将喝多了,就没了正形……不一会,便有人开始叫嚷着,在大殿上比起武来,竟嫌拳脚不够痛快,上了兵刃,丁零当啷的,也不怕喝多了没个分寸,伤着人!李世民居然也不制止,在一旁品尝着这美酒,偶尔还会拍手叫好。
很快,关于论酒的故事,凌凯的才名,如今疾风一般,在长安城里扩散开来。百姓们无不啧啧称奇,这段论酒是真不错。
不过,并不妨碍有人跟着学,很多人附庸风雅一番,长安的小地主们,喝酒都变得讲究起来。与此一起传开的,就是酒坊新酿的新酒。这酒一开始,就是打着宫廷御酒的名号,在百姓看中是很受用的。“原来陛下也喝这种酒啊?那必须得买一壶尝尝。”抱着这种心态的人,绝不在少数,酒铺差点卖脱销了。“好小子,这个法子好,第一天就这么多人。”
醉仙楼开业,大街之上,一坛坛琼浆玉液被当众打开,顿时酒香散布整条街,一下子便吸引了不少好酒人士的围观。“大家快来看看啊!琼浆玉液!真正的琼浆玉液!天上无双,地下无对。有兴趣的来喝一盅,今天开业大酬宾,每人可以免费品尝一杯!”一个伙计大声地吆喝着,当然,这些话都是凌凯写下来,让这些伙计熟背的!听到伙计如此说,众人一下子炸开了锅:“给我一盅!我来尝尝!”“我也要!”
楼梯就传来一阵咚咚的脚步声,接着便看到另外一个店伙计领着五个少年走上二楼。这五个少年最小的估计十六岁,最大的也就二十出头,个个衣衫华丽,穿金戴玉,一看就是些不务正业的富家公子哥。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