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0041章 礼贤下士 (1 / 3)
解决完军事方面的一些问题,秦君驷又转过头来继续处理政事。
一文一武,如同鲲鹏之双翼,缺一而不可扶摇直上九万里!
在军中提拔了一些将领,好生安抚之后秦君驷又接着跑到招贤馆去招募人才,唯才是举。
自古以来,自周王室以下的各个诸侯国都有着属于自己的招贤馆,负责招募人才。自招贤馆选拔的人才,可从政,可从军,按照其才能而定,各得其位,各司其职。
如秦国的咸阳令王轼,就是秦孝公从招贤馆中选**,委以重任的。
在这个时代,士子想要飞上枝头变凤凰,一跃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相国,其实说难不难,说简单也不简单。
春秋战国时期,列国都有着选拔官吏的制度,基层官吏不甚在意,基本上由国内的公卿大夫所把持,但是国之重臣方面,不是任人唯亲,就是任人唯贤的。
譬如择相之事,只要国君中意,可以不问出身,不问资历,只求其德才兼备就能胜任相国之位。
如姜太公之于周文王,如管仲之于齐桓公,如吴起之于楚悼王,如卫鞅之于秦孝公。还有后来的历史上,秦惠文王之于公孙衍、张仪,后两者只是当了没多久的客卿,便提升为大良造(相国)。
所以说,选相这种事情,其实很考验国君的眼光。
魏王就经常打眼,还不是一回两回的那一种,孙膑、张仪、公孙衍、卫鞅等人都是先后从魏国离开,转投他国的,而且都把魏国坑得不要不要的。
“君上驾到!”随着黑伯的一声宣号,原本待在招贤馆的一个空地上的士子们都纷纷止住交谈的声音,将目光放到拱门那里。
一队膀大腰圆,戴着面具,披坚执锐的宿卫在前面开道,秦君驷则是在一众宿卫以及嬴疾的陪同之下,亦步亦趋的走进招贤馆。
“参见君上!君上万年!”
等到秦君驷站到四方台之上,一众士子纷纷躬身作揖,高呼“万年”。
这个时代,礼制还没有森严到臣民见了国君,乃至于见了父母官就必须要下跪的地步。国君与士子,都可以坐而论道,甚至于后来孟子这般的大儒还能指着魏襄王鼻子,大骂“望之不似人君”。
当然了,孟子可能是在背后说魏襄王的坏话,但后者一点都不计较。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