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章 坐化天虞山 (2 / 3)
“这都是这黄狗的功劳,若不是它领我们至此,说不得此刻都还困在山里”一行人进了院落,先生也笑着说道。
次日,先生五人又早早的出发了,那家人还特地给他们包了点干粮,而先生也让平常在那家人的米缸上放了点钱财,够那家人一年的正常开销,当然这两件事并没有因果关系,只是一个真善,一个知恩。而村里与往日不同之处,便是村里的狗子牲畜仿佛低沉了一天。
第二年的夏日里,先生五人走到了渭城。早晨的一场急雨,湿润了地上的尘土,空气叶变得清晰,沿着柳岸是一路的青翠,先生几人在平常的带领下,向着他的老家而去。
大弟子平常,出生于富商之家,因为参与政治而家道中落。而平常带着姊妹流浪乞讨数年,直至遇到了先生,先生问他,若付之一生最想干嘛,平常说只想给他的姊妹们一个家,于是被先生带在身边收做弟子。后来平常成为了远近闻名的老师,但心里依旧只有安家这一念,所以纵然经过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平常的家里依旧是那么的和睦。
渭城这里只有一个被查封的老宅,而平常也早就把姊妹们接到了锦官城。本来先生应该是一路横穿渭城的,平常说想看看,所以改道去了平常家的老宅。
平常伫立在老宅门前,先生和其它几个师弟也静静的看着这座老宅。原本漆红的大门,此时也掉了漆,露出里面的腐木;爬山虎从院墙里探出头来,把墙体撕出裂缝,而本来的翠竹已然光秃,只是干枯的站在那里。
“老师,走吧”平常收回心神,慢慢的走下台阶,没有悲喜的说着。
第三年的秋季,先生五人走到了巴山这个地方。一夜的雨水,令得池水涨了几分,也添了几分冷意,当初也是在这个地方收的二弟子中正。中正也曾想做个名仕,只是仕途走得越远,他便陷入泥泞越深,直至最终无法正视自身,后来先生来到此地讲学,便与先生论学一番,最后拜入先生门下。
“中正,当初在这里,你深陷而问回程,我在外故说有可期,今日再临巴山,你看可有归期?”
“巴山夜雨时!”中正坚毅的答到。
巴山的秋季便是雨季,从小在这里长大的中正,曾想过带来富足,然而不修石路,农收只会烂在地里。
往后的岁月里,先生五人趟过了西部的草原与牧人饮青稞,走过北部的黄岭,来到了东部的河川,距离走出锦官城已经接近十个年头。平常四人对于这种风餐露宿毫不在意,只要跟着先生走,他们都会多一种心安,尽管这种游历对于他们的身体实在是超负荷的。这近十年里,他们是远离人烟的,大多时间是行走于山川河流,与鸟兽为伴。
这近十年,对于先生而言,身体上完全没有任何影响,四弟子已然是六十的花甲年岁了,也因此后面的行程速度也减慢了很多。只是每过一年,先生的那种冥冥中的预感也越来越强,此刻先生五人站于浔阳江头,看着那被夕阳染红的江面,他感觉到他已经无法再走下去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