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897章 意外发现 (2 / 3)
韵都没有。
真不知道他们怎么还有颜面把这样的作品送上拍卖会,有的甚至还专门印了书帖,堂而皇之的放在书店的书柜上出售。
当看到那些类似电脑印刷品作品时,徐风的心里就有了一个念头,有朝一日他创作一幅真正的篆书《孙子兵法》。
这倒不是为了打那些所谓大书家的脸,也不是为了博点虚名,他纯粹只是出于一个术法还不错的小年轻的一个的艺术自觉,只不过因为种种原因,这件事就耽搁了下来。
打定主意之后,趁着陈若冰还没有上来,徐风又在心里默默的背诵《孙子兵法》的全文。对于这个《孙子兵法》徐风是一点都不陌生,毫不夸张的说,即便没有陈清远的记忆传承他都能够倒背如流,要知道徐风曾经可是一个军人,而且还是领兵打仗的一线军官,虽然手下只有七八个人,但是
作为一个军官,一个作战部队的指挥官,怎么会不熟悉《孙子兵法》这样一部古代最著名的兵书,世界公认的现存最古老的军事理论著作了。
当然了徐风之前背过的那个和陈清远传给自己的在个别的文字上有一些小小的出入。
对于这个徐风毫不犹豫的决定采用陈清远传给自己的那个半点。相比较这两个版本,徐风还是比较倾向陈清远传给他的记忆中的那个版本,毕竟陈清远的那个版本,读起来更加的顺口,而且意思表达上也比目前市面流行的个兵法的内容更容易让人理解,也更符合语言
逻辑。
当陈若冰回来的时候,徐风还在盘着腿,闭着眼睛,像是在放电影一样,在脑海中快速的回顾着《孙子兵法》的内容。
进行作品创作之前,先在脑海中过一下要书写的内容,这是徐风一直以来的一个习惯,不想有的书法家一样,拿着一张模本在那样照着写。
在徐风看来,这个作品的书写讲究的的是一气呵成,不管是一个字的还是一万个字的,但是一样的,这中间不能有所停顿,要不然这个作品的气就断了,就没有神采和气韵了。这也是为什么无论是王羲之的《兰亭序》还是颜真卿的《祭侄文稿》第一遍的质量要远远好过后面重新誊写的,即便是第一遍有些字的结体有些瑕疵,某些局部有些涂改,从整体的质量上来说,从作品的
气韵上来说都要远远好于其后的即便。究其根本原因,那就是他们在进行第一遍创作的时候,是有感而发,蕴藏着极其丰富分情感的,而且整个书写过程也是一气呵成,没有停留,即便是当间有所涂改,这中间的那口气还是在的,并没有断,
可是后面重新誊写的就不一样了,他们不在随心而为,不在有感而发,而是有些刻意了,从而使得每一个字虽然看起来更加的美观,更加符合法度,可是整体的观感上却较之前差老鼻子了。
当陈若冰看到徐风在那里闭目养神的时候,她立马就知道他是在干什么,所以也就没有叫醒了,而是轻轻的把文房四宝摆放在不远处的石桌上,然后静坐在一边,静候徐风。
当然了,徐风并没有让陈若冰等多久,大概十几分钟之后,徐风睁开眼睛然后来到石桌旁。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