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25章 徐风的要求 (2 / 3)
所以也不去管它了。
来到台上之后,徐风看了一下台上的摆设,然后指着桌案上的那瓶曹素功墨汁对一旁的那个服务生问道“能不能把这个墨汁换成墨锭吗?”
闻言,那个服务生一愣,然后不解得问道“呃,这个墨汁不能写吗?”
“呵呵,写但是能写,不过少了磨墨的过程,这心境上可能会差点,既然拿出来当作慈善拍品,总不能用有瑕疵的作品吧。”徐风笑着说得。
“还有这说法?”听到徐风的解释之后,那个服务生半信半疑的,不过这是他也做不了主,于是抬头看了一眼坐在前排的,今晚的慈善晚宴的组织者谷长军一眼,征询意见。
这个谷长军虽然不是什么书法家,不过平时没事的时候也爱写几笔,而且也结交了了一些书画家,知道像他们这些人在创作的时候都喜欢使用自己磨出的墨。
这是因为墨汁颜色单一,无法将书法中的神韵体现的淋漓精致。
而自己磨出的墨有多种颜色,古人称之为焦、浓、重、淡、清五种,而近代书家林散之归纳“墨分七色”,即:破墨浓墨点水、宿墨、积墨、焦墨、淡墨、浓墨、渴墨。
这些不同层次的颜色会使一副书画作品层次分明,丰富韵致,使作品增色不少。
例如我们在书写的时候,先将毛笔蘸上浓墨,然后再蘸上适量的清水,趁着墨与水在笔毫上相互渗化交融的时候,及时下笔为书。
这时水与墨在宣纸上继续渗化和交融,最终所形成的墨象是由淡而浓,字的点画中间色深,而周围有一圈稍淡的渗化均匀的水墨晕痕。
其中色深者似骨,其外色浅者若肉,又好象人们常说的“棉里裹铁”的那种感觉,颇具立体感。
在墨中适当地调和些水,其墨不再是死墨,在宣纸上留下的痕迹层次更加丰富多变,像人的血液在血管中流淌、在整个身体中默默地运动一样,充满了生气。
墨色的变化是一方面的原因,另外还有一个更主要的原因。
那就是,磨墨一方面能够使书者内心清静下来而不是在一种浮躁的心境下来创作。所以说研墨的过程也是创作构思的过程,亦是修心养性的过程。
如果省略了这个过程,拿起墨汁倒上去,哗哗哗就来,那么作品势必会显得那么浮躁,。
这就是老话说的“人磨墨,墨磨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