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九十三 牺 牲 (2 / 3)
李世民见众人都批评他,觉得他们说的也对,又是出于对自己的关心,所以也不好反驳。他立即叫人回去将那名亲兵的尸体寻到,认真叮嘱道:“此乃义士也!他是为我而牺牲,一定要好好安葬于他。”
李世民说完从身上解下白色大氅递给那人,黯然说道:“安葬时把这大氅盖在他的身上,也算是我报答他舍身救主的情义。”那人心中感动,连忙说道:“殿下放心,小的一定会好好将他安葬的。”说罢带了几人转身而去。
李世民知道这一次出去确实危险,众人批评他,他也默不作声,只是红着脸说道:“我一定接受大家的批评,下不为例,下不为例行了吧。”
众人见李世民如是说,又兼此次虽有危险毕竟平安归来,也不好多说什么。程咬金过来接过秦王的马缰绳说道;“俺说你们都不要再说了。秦王殿下此次是专门去引诱定杨军过来,让你们开开杀戒的。噢,即使没功劳也有苦劳吧。”他回过头来故作一本正经地对李世民说道:“殿下,您说是不是?”看着程咬金一本正经的样子,众人都被他逗得哈哈大笑。
众人一笑过后也就把秦王被众人批评的事给遮掩过去了,免得秦王尴尬。众人重又过来围拢在秦王周围,嘘寒问暖,簇拥着李世民走进帅帐。不一会儿,几个斥候进来报告,宋金刚已溃逃到介休城,手下还有约两万军兵,正在整军备战。李靖李将军正率领所属远远地盯着介休城,期望大军早日到介休城下会合一起进攻。
斥候还带来李靖的亲笔信。李世民认真地看了信以后,沉思了一会。众人一起望向李世民,看他有什么指示。李世民对大家说道:“现在大家一起过来,我们来研究研究下一步的作战计划。”他用眼扫视了众人一眼,很明显他是想听一听大家的意见。
总管刘弘基上前说道:“兵法有云‘穷寇勿追’,以防其狗急跳墙疯狂反噬。现在宋金刚被我军连续几天几夜追击,狂奔几百里,已经被逼到绝境。此时我军若仍继续追击,应防止其被逼到墙角后穷极反扑。有时狼被逼到绝境暴起反噬的力量也是巨大的,连老虎、狮子都害怕。况且我军轻装追击,粮草不济,将士多已疲惫。所以末将的意思是不如暂时休整,以待军力恢复再战不迟。”
“是啊,殿下。我军连日追击,士卒多已疲惫,不如休整数日,再与宋金刚决战不迟。”
“殿下,属下等也是这么认为。”
对总管刘弘基的话,有些将领纷纷点头赞同。
李世民未置可否,他继续扫视众人,看到大家都把目光望向他,等待他作最后的决定。李世民于是把李靖的信交到秦琼的手里,让秦琼给大家念一下。
秦琼把李世民递过来的信看了看,直接对大家念道:“殿下,现在敌我双方都到了最后的关头,都是在拼命地硬撑着。但双方未来发展的态势却已经完全不一样了,我军是日益向好,而宋金刚确实是被我大军追到了穷途末路的时候。属下看他现在虽有两万军兵,其实细细分析真正战力能到五千就已不错了。其一:宋金刚此次溃逃,几昼夜即丧师失地几百里,军队士气全无。我以士气旺盛的军队对士气全无的军队,谁能获胜?其二,刘武周和宋金刚对待部下本就常常严苛而猜忌,将士离心离德。现在面临困境,全军上下更是分崩离析。我以全军上下一心、团结如钢的军队,对他上下离心离德的部队岂无胜算?其三,我军虽然困顿,其实定杨军比我军还困顿。毕竟我军是追兵,他们是逃跑,遑遑不可终日,肯定比我军更疲惫。我军无粮草是暂时的,而他们无粮草是长远的。他们现在已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只剩最后一击就能战胜他们。一旦让他们缓过劲来,再得到突厥的帮助,我军再想从根本上剿灭他们就很难了。因此属下建议殿下带领大军,一鼓作气,剿灭残敌,绝不能让他们死灰复燃。”
李世民见秦琼把信念完了,再次用目光扫视了众将,然后对秦琼说道:“秦将军,你对李靖李将军的意见有什么看法?”
秦琼见李世民问他,说道:“既然殿下垂询,末将就说说我的意见。末将完全同意李将军的建议。目前定杨军已到了穷途末路,我军应该乘胜追击,一举将其歼灭,绝不能贻误战机,让他们得到喘息的机会。”
不少将领听李靖这么一分析,也纷纷点头。他们七嘴八舌地附和道:“对,应该继续追击,斩草除根。”
“一定要一鼓作气,防止他们死灰复燃。”
“李将军说的有道理,我们应该趁热打铁!”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