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七十三 李密喋血 (3 / 5)
听李密回首往事,王伯当如何不感慨!当初瓦岗军良将众多,兵势最盛,纵横捭阖,所向披靡,那是何等的辉煌!只可惜一的骄狂,惨败于王世充之手,瞬间分崩离析。
世事无常,荣辱只在咫尺之间啊!
李密见王伯当心有所动,继续说道:“伯当,创业本来就多艰难,向逆而生,失败了一次两次又算得了什么!上次李世民不也大败给薛举了吗!失败一次、两次都不可怕!关键是只要我们还有这雄起之心,有勃然之志就行!这些挫折只不过是上天对我们进行的一个大的考验而已!伯当何故遇这一点挫折就垂头丧气呢!何况现在徐世勣在河南、山东还守护着我们的基业。只要我们能回到山东,完全可以东山再起。秦琼、单雄信、程咬金等旧部一旦听说我们重振基业,必然会重新归附!有此大好的机会,我们何不从头再来!天下本就是有才有德者居之,我李密的才德又岂在他们李氏父子之下?”
李密说到此,望着王伯当生气地说道:“伯当,难道我们就这样甘于寄人篱下,被人呼喝支使吗?难道你如此劝我是贪恋荣华,要弃我而去?”
“老师,学生不敢!学生只是想请老师三思啊。即使我们想东山再起,暂时也不是时候。学生觉得这李唐要一统天下,与王世充、窦建德之间必有一战。到时我们可以趁他们两败俱伤的时候再顺势起兵,岂不更好?”
“天与不取,人复何为!什么不是时候?我想你是放不下这里的富贵而已。如若等到他们两败俱伤之时,我的那些旧地、故臣可能早已不存在了,我们还拿什么来东山再起?只有趁李唐羽翼未满,窦建德、王世充之流还未成气候之时,才能与他们一决高下。你若不跟我去,我们就此分手,师生之谊也从此一刀两断!”李密说着作势就要割袍断义。
王伯当是极重情义之人,他见李密生气,赶紧赔罪道:“伯当始终唯老师的马首是瞻,一生忠于老师。老师去哪,伯当即去哪,即使赴汤蹈火也在所不辞!”
“对啊,这才是我的好知己、好学生啊!
”李密见王伯当如此说,才转怒为喜,他拍拍王伯当的肩道:“伯当,我们师生本为一体,有我的荣华,便有你的富贵。我们既有鸿鹄之志,又何必久困于此呢?”他立即与王伯当秘密计划脱身之计。
第二天,李密上书李渊,称有意到山东去招抚旧部,以巩固大唐在河南、山东的统治。李渊听了以后非常高兴,立即下诏派李密去黎阳安抚昔日的部众,左武卫将军王伯当随同前往。
李密出发不久,李世民得知后赶紧找到李渊道:“父皇,李密此人千万不能放出长安。此人天资明决,常常自比刘邦、项羽。谋无不中,量无不容,为龙为蛇,不可测也。此人决非薛举、刘武周、王世充、窦建德等人所能及。他初投我朝时,儿臣即看出他时有不满,常怀有异心。父皇为何放他和王伯当到山东去呢?况且李密在河南、山东的旧地、故人都在?李密胸怀大志,王伯当勇冠三军,如今两人联手前往山东,再加上山东原有的徐世勣,势必将会东山再起。一旦他们再次崛起,必对我大唐构成极大的威胁,这无异于是龙游大海,放虎归山啊!”
“李密竖子,始乱终逆。如此反复,乃是小人也。不是皇儿提醒,朕倒真的中了那李密的奸计了!”李渊此时方才醒悟,立即下诏招李密回朝。
于是才有了李建成回来后,在大殿上看到的情景。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