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七章 一箭正坠双飞翼 (1 / 3)
春风骀荡,万物清新。在考前一天,姜松正在客栈里纠结怎么打败杨天赐的时候,在长安城畔的曲江南苑,天子的翠葆霓旌正在文武百官的簇拥之下到此游玩。曲江的江水绿波荡漾,仿佛含着无尽的柔媚。杨贵妃坐在李隆基的身侧,李隆基时而还用手搂住她的腰际,让她的嘴角不自觉地上扬。
在天子车盖的旁边,一侧是当朝宰相杨国忠,杨国忠年纪比杨玉环大了二十岁,身材清瘦,脸上棱棱角角甚多,三缕长须从颏上垂下,一双眸子却炯炯有神,看上去是个很精神的小老头。而另一侧,则是太子李亨,李亨端正地乘在马上,将身子挺的笔直,在游玩当中也非常拘谨,有些像等待老师教诲的私塾学生。
而在旁边服侍的,是忠心耿耿地位崇高的大太监高力士。至于随之而来的中级官员,因天子要与百官同乐,在后面也跟了不少。甚至有些品级低的官员,也有一些能随之沾光。
而在车驾面前,为众人开道的则是一位少年郎,这人身穿轻甲,肩头还有几根翎毛作为装饰,胯下骑着一匹白色的骏马,腰间别着弓箭,显得十分英武。正是杨天赐。
杨天赐走在队伍前面,心中十分骄傲,宫内的功臣宿将也不是没有,却让自己一马当先,可见皇帝对自己知遇之深,日后倘若自己立了功,那前途岂非不可限量?想到这里,看着身后众多的达官显贵,不禁跃跃欲试,想在众人面前露一露脸。
这时,湛蓝色的天空中飞过来一群大雁,成一个人字形,是领头的雁在带着一群大雁前行。也不等有人下令,杨天赐忽然停马,骏马人立起来,就在这电光火石之间,杨天赐已经将箭搭在刚抽出来的弓上,对着天空一箭射去,直没云端,未见到这一箭是怎么中,只见领头大雁突然改变了方向,从高处坠了下来。而其余的大雁,因为失去了领头雁,无所适从,就都散了。
杨天赐看好了它下坠的方向,策马奔出,大雁刚好落到他的马蹄之下,溅起一阵沙尘。他不勒缰绳,马依然奔驰如风,只是一探身,大雁就到了他手里。骏马转了个圈,又奔回他本该在的位置上,然后他翻身下马,双手捧着大雁,缓缓向着皇舆走去。文武百官看向杨天赐的眼神中,少量是崇拜倾慕,更多的是一种排斥。有能力是好事,可人的本性是喜欢在有事的时候解决问题的人,而不是在无事的时候卖弄自己的人。
还没等杨天赐走到皇舆面前,一只穿着纱鞋的脚就从皇舆中伸了下来,脚背莹白如玉。杨玉环先下了轿,走到杨天赐面前,高兴地看着他。她因为不能生育,一直没有孩子,就把舐犊之情都倾诉到这个比自己年轻十几岁的侄子之上。说道:“你这一箭射的好,姑姑看了真开心,快把这大雁献给圣上吧。”
“是,姑姑!”杨天赐也十分欣喜地看着自己这位姑姑,和她并排走近皇舆,杨天赐跪了下来,将这只雁呈了上去。雁当然是不能直接由李隆基的手接过,高力士走了上前,再捧给李隆基看。
李隆基见这一箭射的很深,箭头直接从大雁的身体上透了过去,很是满意地点了点头,对这少年的勇武十分欣赏。说道:“起来吧!”
“谢陛下!”杨天赐起身说道。
“你年岁几何?”
“回陛下,微臣今年十八岁。”
“嗯,当年霍去病崭露头角的时候,也十八岁左右。”
当初卫青因为皇后卫子夫上位,卫子夫的侄子霍去病和卫青一样,都是国家的栋梁。李隆基这话不止是夸了杨天赐,可谓把杨家一家都夸赞了。杨国忠在旁边听到这话,简直乐开了花。只有杨玉环虽然表面也在赔笑,心里却有一些不是滋味。似乎不愿意把自己的侄子和霍去病联想起来。
“今日你拔得头彩,朕便赏你黄金千两,绸缎千匹!回宫后差人送至府上,以表彰国之勇士。”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