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鬼市见闻1 (1 / 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八章鬼市见闻1 (1 / 2)
        吃完饭,送走了三个姑娘,一个人走在古都北平的街道上,初秋的古都夏日的痕迹还未完全褪去,却也不显得有那么的炎热,空气中夹杂着一丝秋日的凉意。而与小城市最大的区别就是,这里的一切有着明显的分工,在商业区你所看到的就是各种为了生活,努力拼搏工作的人,而在生活区又是万家灯火,是劳碌一天最温暖的港湾。

        我像一个过客一般,穿行在北平的大街小巷,感受着他们的感受,体会着他们的不平凡。熟悉又陌生,看着穿行在身边却有着各自不同故事的人们,我是他们的一员,他们也是我的一员,毕竟这就是人生,属于我们各自的人生。

        兜兜转转,不知不觉便来到了老皇城根下,而这里又被称为北平城最大的“鬼市”,其实也就是夜市的一种,里面琳琅满目,以售卖估衣为主,其他货物鱼目混珠,既有来路不正,也有奇珍异品,更有假货蒙人,所以这也是“鬼市”不同于其他夜市的原因。

        清代中晚期后,北平自发形成“鬼市”,“鬼市”又称“鬼市子”,即夜间集市,至晓而散。清朝末年,北平“鬼市”极盛,一些皇室贵族的纨绔子弟,将家藏古玩珍宝偷出换钱,一些鸡鸣狗盗之徒也将窃来之物天黑卖出,古玩行家经常拣漏买些便宜,使得这“鬼市”愈发的出名了。

        北平的“鬼市”在天桥、西小市、高梁桥、朝阳门外等较多,解放之后消失了。九二年自发恢复,每到星期六下午就有京郊、东北等地的小商小贩驱车来到鬼事,然后星期日凌晨挑灯叫卖。说来这也是这四九城的一大特色,很多人往往都是来凑凑热闹的,因为知道这其中的真货并不多。

        “鬼市”的摊位前各种叫卖声不绝于耳,而在摊位上摆的东西也是千奇百怪,有不知年代的物件,也有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东西,就比如什么钢化膜、旧手机、旧家电、暖水瓶,火锅铜锅等等。

        “老弟,刚来的吧,来我这瞅瞅呗,有好货!”讲话的是一位蓬头垢面不修边幅的中年男子,看年纪差不多四十多岁左右,一手捧着一个大茶壶,一手拿着一把破扇子,洗的泛黄的体恤,下身穿一件大裤衩子,丝毫掩盖不了他那发福的身材。不像别人有些坐个小马扎,有些站着,他呢,直接盘腿坐在地上,还时不时地抠一抠穿着人字拖的大脚。

        心想,这真是一个奇人,于是走上前去半蹲下来看看,有什么好东西。东西不少,什么瓷器,铜器,玉器,木雕,字画之类的。

        对于其他瓷器什么的东西,我并不是很懂,唯一懂的可能就是字画之类的吧。顺手拿起跟前的一件青花瓷器便看了起来,不懂装懂也就属我了吧。

        “老弟,好眼光啊,这可是明代青花瓷,正经的官窑出的,我摊上就属这最值钱了”中年男子大口饮着手中的茶,顺手抹了一下嘴边的茶渍,拿着破扇子,指着这青花瓷瓶说道。

        可当我看到底部的印记时,瞬间脑门子上布满了黑线,你这坑人坑的也太肆无忌惮了啊。

        “大哥,你们家明代青花瓷底下还写**数字啊”我顿时觉得这大哥把我当白痴一样糊弄了。

        “哎呀,老弟,这就是你的不是了,你没听过郑和下西洋吗?”中年男子挥舞着扇子说道。

        “听过啊,有什么关系”我疑惑的看向他。

        “你说郑和能下西洋,那怎么就不兴人家**人来咱大明朝了啊”中年男子理所当然的说道,完事还又饮了一口茶。

        等听他说完这话,我突然觉得我整个世界观都崩塌了,还带这样解释的?真是假的都能让你说成真的啊。

        “可……就算**人来大明了,可你这2000年造是个什么鬼,难道还带穿越的?”感觉自己脸上就差写白痴俩字了。

        “嘿嘿,那个……这个,也许,有可能吧”中年男子丝毫不觉得尴尬的说道。

        轻轻放下那穿越的瓷瓶,就怕弄坏点什么,这老小子找我赔偿。翻来翻去这摊上也没一件真货,结果人看我多是在翻动字画,就又开口说道:“老弟,我这可有一件传世名画,要不要瞧瞧?”。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