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章,仁义楼倒塌1,2 (1 / 10)
王绅人误入忘忧谷,让人惊心,他们不敢在万埠镇久留,简单整备一番后,便匆匆离去。
他们行在路上,所过之处,依然是灯火稀,人烟静。王绅人说,我们出了燕门关,离开了(后)燕国,来到了(前)秦国,所闻所见,并无异样。迷道长说,中原乱世,大抵一致。
这天,他们到了一个叫小河村的地方。迷道长说,这个地方有些烟火气息,我们找个地方住宿休息。
小河村有个章琴师,琴艺高超,在这十里八村颇有名气。迷道长他们进村时,章琴师正在村口大槐树下弹琴,琴声悠悠扬扬。他们被琴声吸引,走了过去。待琴师一曲弹罢,迷道长赶紧上前致意,请问村里可有租住之地。章琴师见他们是外来人,礼貌的站了起来,说:“村公所有几间空房,可以租住,你们去找村长问问。”
迷道长他们道谢,告别琴师,找到村长,说明来意。村长想,那些个房子空着也是闲着,租几日也无妨。便点头答应了。这样,迷道长他们便在小河村住下了。
小河村西边有个河西镇,那里是个药材交易中心,南来北往的药材都在这里集散交易,号称小药都。
这一日,河西镇谭三老差人拿着大红请柬到小河村请章琴师。河西镇“仁义楼”落成,谭三老要搞个庆典,请章琴师去参加庆典,弹一曲“颂歌”,增加喜庆的气氛。
古代皇权不下县,朝廷行政权利到县一级就结束,乡里由三老或宗族代治。三老是掌教化的乡绅称呼,并不是指三个人。秦汉时期置乡三老,掌乡里教化,到东晋十六国,许多地方还在沿用。
谭三老是河西镇掌教化的乡绅。他推行仁政,以仁义道德教化乡民。河西镇修建“仁义楼”,就是要立牌坊,大力宣扬仁义道德,这是个好事。
章琴师点头答应,对来人说:“你回去告诉谭三老,庆典时我按时到达。”
迷道长听说河西镇是个药材交易中心,颇有兴趣。他对王绅人他们说:“我们出燕门关,到这里已有时日,包袱里所带药材消耗将尽。在万埠镇我就想补充药品,可是那里多是忘忧花类的麻醉品,其它药材不全,我就作罢。现在到了小药都,得把药品补充好。所以,我要到河西镇去一趟。”王绅人觉得补充药品比较重要,便问:“要不要叫那个陪同你前去?”迷道长说:“不必。药品不是重物,我自己能搞定。你们留在这里休息。”
章琴师到河西镇去参加庆典,路上遇到了到河西镇去购药的迷道长。他们有过一面之交,算是认识;又是同路,所以就结伴而行。
章琴师抱着瑶琴,迷道长背着包袱,两人边走边闲聊。
天空阴沉,让人觉得闷气。他们走了五、六里路,行程已过大半。他们走得有点累了,正好路边有一个亭子,便进到亭子里休息。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