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章,王爷生日面1,2 (1 / 3)
一位瞎子艺人,根据“天现火流星”之事,编了一出新曲《精卫填海》,到处传唱。故事是这样的:炎帝有一个漂亮的小女儿,叫女娃。女娃看到太阳从东方升起很新奇,她非常想到东海去,看一看太阳升起的地方。可是炎帝忙于公事,没有时间带她去。这一天,女娃自己一个人驾着小船向东海太阳升起的地方划去。不幸的是,海上突然发起了狂风大浪,海浪把女娃的小船打翻了,女娃不幸落入海中,被大海吞没了。女娃死了,她的精魂化为了一只小鸟,发出“精卫、精卫”的悲鸣,人们便称此鸟为“精卫”。小鸟精卫痛恨大海夺去了自己的生命,她要报仇。因此,她不停地从她住的地方衔上一粒小石子,展翅高飞,一直飞到东海,把石子投下去,想把大海填平。大海嘲笑她,“小鸟儿,你这样就算干上千年、万年,也休想把我填平!”精卫回答:“哪怕是干上万万年,干到天地的尽头,我终将把你填平的!”大海问她,“你为什么这么恨我呢?”“因为你夺去了我的生命,你的狂风大浪将来还会夺去许多人的生命。所以,我要把你填成平地。”精卫来回飞翔,衔石子扔进大海,从不停息。这天,精卫可能有些累了,在飞过东海劳山附近桃花村上空时,嘴里的石子没衔住,掉了下来,于是石子便化作火流星飞坠落地。据说“精卫填海”的石子为神石,乃宝物,拥有这个神石宝物者可以获得无穷的法力。
瞎子艺人传唱的新曲《精卫填海》,把“天现火流星”传唱成了“天降宝物”,精卫填海的神石化作火流星飞坠落在了东海劳山桃花村附近。于是,民间关于天上人间的杂事就多了起来。人们不再关心天上的火流星是不是凶兆,而是关心天降宝物的地方,急切地想知道火流星坠落的地方。
人们开始打听宝物的消息,街头巷尾到处都有人窃窃私语,“在哪里?在哪里?火流星坠落在哪里?”
“桃花村,桃花村,宝物落在桃花村北山附近!”
人们的目光聚焦桃花村,远远地朝着那边张望。有人醒悟道:“怪不的桃花村山清水秀,人杰地灵。原来为宝物的灵气滋润。”火流星乃天降宝物的传说引得无数人跃跃欲试,大家都想寻宝、挖宝。
民间的舆情传到了官府,官府赶紧向上面报告。燕王接到报告,怕宝物有失,不敢怠慢,命人张贴出告示:“天降宝物为国家所有,任何人不得觊觎,违者灭九族。”同时,急忙派王爷和天师带人去看个究竟。
于是,大道上出现了燕王的寻宝队伍,一百来人,排场很大:前面打十三棒锣开道,高举回避、肃静仪仗,旌旗飘飘;中间队伍里两名官员各骑着高头大马,目空一切,威风凛凛。两位骑着高头大马的官员,一位是燕国慕容机天师,但见他尖腮上一对三角眼,目光总是阴沉沉的。另一位是燕国慕容王爷,但见他肥头上眯眯双眼,似睡非睡样;后面卫队手持刀枪,寒光闪闪,杀气腾腾。
机天师放下阴沉的脸,笑着对王爷说:“寻宝这么重大之事,燕王派王爷来办理,可见大王对王爷的信任。”
王爷睁了睁似睡非睡眼,答:“谁知道有没有宝物呢?这一路走来,也够辛苦的。”
豪华的队伍行走于乡间,引得乡人远远地驻足观望。各地官员殷勤接待,不在话下。
时维三月,序属季春,这天是寒食节。
寒食节在冬至后一百零五日,清明前一二日。古代也叫“禁烟节”,家家禁止生火,都吃冷食。
今年这个寒食节,劳山附近的人们都十分小心谨慎。由于天现火流星,火流星在五行中属‘火’,火位大凶,所以大家格外小心烟火。各村各户,人们互相告诫:顺天者昌,一定要尊循天道行事。
寒食节虽然家家禁止生火,都吃冷食,但是人们还是显得比较忙乎,因为寒食节的次日是清明节。清明节为重要的祭祀日子,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按照习俗,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扫墓,所以之前要有所准备。同时,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正是阳光明媚,草木吐新的时节,也是人们踏青的好时候。清明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之一,是农民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农谚云:清明前后,点瓜种豆。
寒食节这天早上,王爷的寻宝队伍来到桃花村。谢亭长、王绅人等人赶紧来到村口迎接,机天师向他们介绍了王爷的身份,大家赶紧向王爷行礼,表示敬意,然后引领队伍来到村里的村公所。
王爷和机天师下马,进入到大厅当中就坐。燕国卫兵持刀枪列队警戒,只允许谢亭长、王绅人进入大厅,垂手立于两旁听令,其他人员都被档在屋外。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