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2 / 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引子 (2 / 2)
        四周已是夜色迷茫,只听到山风吹过,呜呜作响。

        云游道士在北山道观住了一宿,便告别离去。他见主人茫茫然的样子,连连说:“不要惑!不要惑!许多道,以后自然明白的。”

        迷道长沉吟着,想要说些什么,云游道士和他的声音已经飘然而去。

        北山道观下面的桃花村,村子不大,百十户人家,民风淳朴。

        村里有一名乡绅,姓王,人称王绅人。王绅人是村里的富裕人家,有良田百亩,又有酒坊一个。酒坊造出的酒在附近乡村小有名气,收入颇丰。他的夫人姚氏,纤细柔弱,心地善良。王夫人初胎分娩生产时,痛苦难忍,迷迷糊糊,只觉得眼前雪花飞飞。她心随雪花,盯住一朵大大的雪花,暗暗祈祷,待眼前这朵大雪花飞落到地上,我的孩子就会呱呱落地。可是,雪花在空中飞来飞去,久久不落地。看着雪花飞飞不落地,她不免着急,情急之下,大喊一声,晕厥过去。随着她用尽全力的大喊之声,女儿呱呱坠落。呆在外屋的王绅人听到夫人的大喊声,慌忙进到产房,见到夫人晕厥,慌乱不已。又过了二年,王夫人二胎分娩,又是痛苦难忍,迷迷糊糊,只觉得眼前雪花飘飘。她还是心随雪花,盯住一朵大大的雪花,暗暗祈祷,待眼前这朵大雪花飘落到地上,我的孩子就会呱呱落地。可是,雪花在空中飘来飘去,久久不落地。看着飘飘雪花不落地,她不免着急,情急之下,大喊一声,晕厥过去。随着她用尽全力的大喊之声,女儿呱呱坠落。王绅人带着大女儿进内屋看望夫人,产后的王夫人脸色苍白,显得十分虚弱。他心疼夫人,问候道:“您辛苦了!”夫人微微笑了笑,又叹了口气“我本以为生二胎会比较轻松,想不到还是和初胎一样幸苦,出现的幻境也一样。于是,他向丈夫述说了两次分娩时出现同样的幻境。她有些惑:我的意念,那朵大雪花就是我们即将出世的儿女,他们为什么飞飞飘飘不落地?

        王绅人听后也觉得奇怪,心中暗想,其中莫非有什么玄机?他一边安慰夫人,一边建议:“我们不如就应了这个幻境,给二个女儿取名雪飞、雪飘。”王夫人点头称是。夫妻两人望着二个孩子,心里却是久久不能平静。

        桃花村有一位孤独老人,自己能够劳作,又经常得到本地村民的帮扶,所以日子还过得下去,贫而不困。只是有一点不足,老人年早已过半百,膝下无儿无女。这日,老人挑一担新鲜疏菜到镇上去卖,走在江边听到婴孩啼哭声。他举目张望,发现江水中漂着一只木盆,木盆里盛着一个婴孩。老人一惊,木盆里啼哭的婴孩必为弃儿!这边的人抛弃婴孩,常常将婴孩放在木盆里,随江水漂流而去。老人口中念着“作孽”,赶紧抛了担子,下河将婴孩捞起。仔细查看,发现是个男婴,于是又叹息:这是什么世道,男婴也遭人抛弃!老人把弃婴带回家抚养。

        孤独老人抚养捡来的孩子,虽然艰难,到也顺利。可惜好景不常,孩童两岁时,老人逝去。村里人办完老人的后事,又为他留下的二岁孤儿踌躇不已。若是挨家抚养,让孩儿吃百家饭,这可行,但不是个好办法。有人出主意,趁此何不把他送到北山道观去收养,孤儿在道观成长或许能学些东西,如果长大成才,岂不是一场功德?大家觉得也是。

        于是,一行人带着孤儿,来到北山道观见道长。他们吵吵嚷嚷说明情况。

        迷道长没听清楚他们吵吵嚷嚷说些什么,但也猜到了他们的来意。他看看孤儿,又看看村民,说了一句:既然来了道观,那便留在道观。”待众人静下来,他又问,这孩儿可有名字?村民们摇头,不曾取名。他们说,烦请道长为他取个名字。迷道长说,我知道孤儿的来历,就叫他江流儿吧?村民听了,都说好。江流儿这名字,既有“孤儿自江水中飘来”之源,又有“一江春水向东流”之意。

        迷道长收留孤儿在道观,把他当成徒儿对待。他教他识字习文,闲余之时,也带他到山上采菇拾柴。在寂静的森林里,常常看到他们的身影。

        不知不觉,就到了晋太元中期。此时东海劳山附近的桃花村归北方(后)燕国统治。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