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9章 密林幽影 (1 / 2)
宋歆执拗的看着城门前的母亲和姐姐,直到那道城墙变的越来越模糊,最终变成地平线尽头的一丝黑影,看着这黑影在眼中缓缓消失以后,才把头扭回来看着前面。他眼前的路,灰蒙蒙的,却不知道尽头在哪里。
坐在押粮的车上,仔细思考着这段时间以来的经历。一切都发生的太突然,以至于他现在都有一种不真实的感觉,每每想到,还会胸中烦闷。这种烦闷本来不应该属于一个十一岁的少年,可是贫穷人家的弟子,命都不掌握在自己手中,何况其他呢...
周围的景色单调而萧索,除了白色的雪,就是路边的枯草树枝,整个队伍都昏昏欲睡,宋歆蜷缩在车内回忆着一个月前的事,渐渐地一阵疲惫感袭来,他慢慢闭上了眼睛。
“表弟,醒醒。”宋歆被一个声音叫醒,他睁开眼,发现车队已然在一片树林边驻扎。宋涯也已经下令扎营造饭。大家都走的累了,赶紧收拾的收拾,造饭的造饭。宋歆也下来,坐了一整天,他也觉得疲累,他伸展一下僵了的手脚,就赶紧去帮助一旁造饭的弟兄拾柴。
在林边扎营,柴火自然是不缺的。宋歆在林边拾了一大捆柴火抱给烧火的大叔。不多一会,水烧开,一小袋粟米哗哗地下入锅中,香味不久就散了出来。
这时,另一些拾柴的民夫高兴地叫起来,“抓了兔子啦”,只见几个汉子提着几只兔子丛林中跑出来,对于走了一天的人来说,这点肉实在难得,虽然每个人可能分不到一口兔肉,但是哪怕有口汤喝也是很解馋的事情呀。
几个汉子飞快的把兔子剥了切碎,扔进另一口锅里面煮,随着天色渐渐暗下来,锅里的食物也好了。宋歆也分到了一小碗粟米羹和一小块兔肉。大家欢愉吵闹,似乎这一天的辛劳疲惫都不见了。
水足饭饱之后,大家的兴奋劲慢慢沉寂下来。这时,不知道是谁拿出了胡笳吹奏起来,悠扬哀婉的曲调令所有人都有些神伤。
在营地中间火堆旁的宋涯听见胡笳之声,随手拿起一截圆木,用小枝随着胡笳乐曲敲起来,唱到:“汉季失权柄,董卓乱天常。志欲图篡弑,先害诸贤良。逼迫迁旧邦,拥主以自强。”
一旁的人群跟着节拍激昂和唱起来:“海内兴义师,欲共讨不祥...”
此为蔡文姬所做之悲愤诗,曹操统一北方以后,感念当年蔡邕对自己的恩情,用重金将匈奴虏去为奴的蔡文姬赎回,随同她一同归汉的还有这悲愤诗,她归汉一年之后,这诗已是广为传唱。
当大家唱到:“儿前抱我颈,问母欲何之。人言母当去,岂复有还时。阿母常仁恻,今何更不慈。我尚未成人,奈何不顾思。”之时,人群中已有不少人开始抹眼泪,他们中很多人都是幼时从军,很多年都没能见到家人。每每都是以唱歌来抒发思乡之情。宋歆也被此曲调和哀婉诗词感动,想起和母亲阿姊分别,悲从中来。
夜深了,被歌声和兔肉暂时压下去的疲惫感,又开始折磨这队人马。大家或躺在火边,或靠在车轮上,渐渐的营地鼾声四起。老天爷也似乎很照顾这些人,虽然是冬天,但是没有寒风呼啸,只有月朗星稀,送他们一夜好梦。
宋歆早已经习惯了修炼,坐在大车上,看着周围的人钻进草垛沉沉睡去。他缓缓闭上眼睛,待安定心神以后,他进入了一种颇为奇妙的状态,他的身体仿佛变成一个漩涡,将周围的气吸纳了进去。一个时辰之后,宋歆便觉得神清气爽,疲惫和寒冷一扫而空。
一夜无话,待得天光大亮,宋歆停止修炼,看到有一些民夫和士卒已经起身开始收拾行装。他也下车来,帮助民夫装车。经过一夜的修炼,宋歆发现自己的力气比以前更大了些,虽然一夜没有休息,但是精神饱满,完全不疲惫。这也正是修炼的好处,上古的时候修行者宁愿隐藏在高山深洞里面修炼,也正是如此,就算只是吐纳天地玄气,带来的身心愉悦也是普通人不会理解的。
看着宋歆每只手拎起一个大草垛,旁边的民夫也是惊奇万分,这一个草垛就算是一个精壮汉子也要背在背上才能走动。宋歆这十来岁的孩子竟然有这么大力气,让旁边的民夫看傻了眼。不禁赞叹道:“小兄弟,没想到你竟然这么大力气啊。”就连旁边路过的宋涯也是啧啧称奇,心里不敢再小瞧了自己这个小表弟。
宋歆嘿嘿一笑,也没有多做解释,只是把草垛和其他东西装上大车。随着车队呼哨声起,大队开拔继续向西行去。
接下来数日,宋歆都是随着白天赶路,晚上修炼。他吸收和炼化玄气越来越熟练,体内的灵核也日复一日的壮大了起来。
随着大队人马开始转向南边,前几日的好天气渐渐变得糟糕,经常遇到寒风和暴雪。起初几日高兴的劲头也渐渐过去,数尺深的雪让队伍行进缓慢而困难,一日能行十数里就已经不错了。这一日,大队如往日一般,日落前扎营在一个林子旁边。宋涯担心误了期限,不断催促,对同行之人也都变得更严厉了些。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