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1章 第 481 章 (1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81章 第 481 章 (1 / 4)
        如今纪墨的生活又换了一番习惯,理论知识,能教的纪清志都教了,却也只是一半,剩下的就是遇到何样的病症该开怎样的方子,这种可当做经验之谈的东西,却不是那么好掌握的。

        所以,纪墨主要就是在学这些,大体是“看诊——探得病理——循因开方——斟酌用药”这样的循环往复,最后一个环节则是纪墨先写个房子,然后再由纪清志指正其中错谬的部分,并做出一二更改来,可理解为拓展思路。

        这里面有一点是纪墨没有料到的,药材的诸多名字,尚可认为是地域不同,一物在此异音或异称,正如十里不同音一样,是不可避免的地域差异,但总体在用药上,只要还是这味药材,名字如何,也可不必斤斤计较。

        但,若是没有这味药又如何?

        地域差异带来的不仅仅是方言相异,名词不通,还有就是少了现代大物流时代的便利,不是什么东西,南北都有的,有些地域性的药材,不易保存,或者价值不足以被商人送到远方的,想要开方却又无可避免的,该怎么办呢?

        答案就是替换。

        简单的替换是只替换这一味此地没有的药材,或者直接删减,或者直接以类似药性的来替代,让这个药方完整,还能够发挥出预期的效用。

        复杂的替换就是整个方子都换了。

        譬如此味药是怎样的寒性,替换上来的药寒性更甚,便要在其他的药材上适当做出删减替换,削减寒性,或增益其效用,以此来配合主药,让其不至于药性失衡。

        宛若弈棋,求衡求稳,亦求胜。

        这种时候,纪清志所给出的指正之法,指点在药方上,也有几分激昂文字,挥斥方遒的风采。

        所有的药方都烂熟于心对纪清志而言是基操,但要说他真的走遍全国各地,却也不尽然。

        “家学渊源,便在这里了。”纪清志对纪墨的疑问是这样回答的,回忆起曾经家中的万千医书,每一本都是前人手著,亲手写下的都是自己在四方所得,其中种种都描述清楚,让后人看到如同亲历,自然记忆犹新,这些书本都是孤本,仅此一本,损坏了便是再难得到,家中后辈,若有后来者再去之前此地,所有变化种种,若有不同,也会留下文字,记录成册,供家族子弟学习。

        听起来便是很好的医术世家,可,纪墨听完之后,脑子里的疑问是,这样大的家族,是怎么发展到现在小小一家医馆,并父子二人的呢?

        也许要感慨皇家水深?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