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我愿意为你千千万万遍《追风筝的人》读后感 (1 / 2)
我愿意为你千千万万遍————《追风筝的人》读后感
·阿米尔———懦弱
阿米尔一直都是一个比较矛盾的人,他在童年时期,就被周围等级观念同化。
他经常说“我从来没有认为我与哈桑是朋友”,“我是普什图人,他是哈扎拉人,我是逊尼派,他是什叶派”,因此在开哈桑玩笑或捉弄他之后,尽管心怀愧疚,但仍然得到自我辩解和自我原谅。乃至斗风筝比赛结束后,阿米尔看到哈桑为保护追到了的风筝被阿塞夫强暴的场景,懦弱地跑开了。而阿米尔的心里活动是:他只是个哈扎拉人,不是吗?
所以,不在同一阶级的两个人不可能成为朋友、家人、爱人。就像是**说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一样,不同阶级出生的两个人,三观是不同的,所接受的知识、观念、理论都是不一样的,自然而然两个人面对同一件事情的看法也会不同。有的选择自私,因为他是王,他需要别人对他毕恭毕敬、卑躬屈膝;有的人选择忠诚,因为他是奴,他需要为别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哈桑就是那个忠臣,而阿米尔就是那个君王。
阿米尔对于这个哈扎拉人有爱,但因为哈桑在阿米尔心中的等级就是的低微,这种爱变得肮脏、廉价甚至是不堪奢求。
但另一方面他对父爱的渴求、对优越感的渴望以及面对恶势力时的自保并不能笼统地说是人性的恶,阿米尔只是表现出了人性中本来面目。
他和他的爸爸很不一样,我感觉哈桑更像他的爸爸,虽然哈桑身上也流着和阿米尔身上一样的血。他的爸爸热爱自己的国家,痛恨俄国佬---那些毁灭他国家的邪恶的人,他生病不找俄国的医生治疗,他愿意为素不相识的女人得罪手握着枪械的士兵,他敢为心中大义做一切事情。
我不能说他的心灵是肮脏的,因为那是环境造成的。何况自此以后半生,他都被愧疚自责的阴影所缠绕。面对曾经的错误的时候,心灵上的愧疚和折磨已经使他在赎罪道路上跨出了一大半,而实质性的赎罪行为(回国救出哈桑的儿子索拉博)更是作出了极大的弥补。所以阿米尔已从自私懦弱的小孩子蜕变成正直勇敢的能够担当的男人。
虽然他的愧疚换不回来那个为他千千万万遍的哈桑,但他对得起自己,这是他的蜕变。
·哈桑———忠诚
“为你,千千万万遍。”哈桑的一句话令多少人感动,这是一个孩子对另一个孩子忠诚表白,为了阿米尔,哈桑愿意做千千万万的事情。在他身上,体现了人性中的善良,却与民族、宗教和等级等全部无关,他是哈扎拉人,是什叶派,是富家奴仆,没有金钱地位,没有接受文化的机会,可是他勤劳勇敢、忠诚正直,拥有赤裸裸的原始个体所具备的一切特质。他哪怕知道阿米尔看见了他被阿塞夫强暴却逃跑,也没埋怨,只是默默离开,他的忠诚,无人可及,他的心灵,纯洁似碧玉。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