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9章 风起云飞逐鹿原,龙吟虎啸满霜天 (2 / 3)
王内侍如梦初醒,一时莫不诧异道:那明先生……
少英淡淡一笑,接道:明先生心思过人,又岂会听不出吾言外深意?
王内侍听罢,眼见少英心如死灰,实在不忍道:陛下,恕奴婢多嘴,如今大势未定,就不能再搏一搏,兴许还有转机?
孰料少英却是一派释然道:不搏啦!累矣,也惧矣。
王内侍:陛下!
当下少英回首过往,莫不追悔莫及:说到底,当年卓不颖入京,多少乃吾昏聩所致。当初若非我鬼迷心窍,执意打压韩国舅一派,又岂会招致党争日渐失控,进而让那卓不颖趁虚而入?说来讽刺,遥想当年,吾即位之初,是何等之意气风发,敢以一人之力,挽狂澜于既倒。不曾想时过境迁,竟也变得似这太一天下般腐朽不堪矣!
那王内侍静静听着,眼泪早已忍不住在眼底打转,当下唯不住哽咽道:陛下何必妄自菲薄?当初若非韩国舅专权,一手把持朝政,陛下又岂会出此下策?至于后来党争失控,乃至卓不颖入京云云,亦皆是一连窜阴差阳错所致,实非陛下初衷也!
少英不以为意,兀自苦笑道:休矣,你不必再予我开托。乾坤朗朗,鬼神明明,说得再好听,亦不过是些托词尔。纵然能瞒得过天下人,莫非还能瞒得过吾自身吗?
说到这,那王内侍不自觉已抽噎不止:我四百年太一江山,当真已难保乎?
少英抬头仰望窗外夜幕,但见月明星稀,乌鹊南飞,一时莫不满目幽怨,倏地一声长叹道:大势已去,天命难违……
三宝十四年腊月,冀并都督明语先受密诏,与朝臣同谋诛卓不颖,又遣使与雍凉都督少光、兖州刺史刘玄明、荆州牧公孙符、益州牧祁玉等连兵。卓不颖觉之,遂发兵击太原,不克。将起事,不料北庭叛军复起,会西戎诸部袭扰西域,因之未发。又因事泄,京中有同谋者,含內官王内侍、李掌仪等皆遭诛杀,夷三族,起事旋败。
时韩皇后以政在卓不颖,自愧为后,闻讯尝与戚书,言卓不颖残逼之状,令密结诸侯以图之,不慎遭亲信所叛,事乃露泄。卓不颖追大怒,遂逼帝废后,又假为策,勒兵入宫收后。后闭户藏壁中,不能避,为人牵出。
时帝有疾在榻,睹之羞愤,乃掩面不语。后被发徒跣,行过拜诀帝曰:“妾之不肖,不能为陛下诛除奸逆。今将殒命,虽死无憾,当于九泉之下,祈佑吾皇天命昌延,隆运永祚,他日召合义士,手刃国贼,中兴社稷,复安祖宗基业。如此,妾亦将含笑于地下矣!”言讫,泪下如雨,帝亦泣噎不止。
卓不颖令取白练至面前,后全无惧色,起身斥指贼曰:“国贼,吾死当化为厉鬼,日夜与汝索命也!”卓不颖怒曰:“犹作妄想耶!”旋叱左右牵出,勒死于玉阶之下,其兄弟宗族,株连死者七百余人。城中官民见者,无不下泪。后人每每思之,皆叹曰:“孝昭宫院无女流,更把儿郎亦看羞。前有董妃后韩后,丹心一片照千秋。呜呼巾帼兮,羞煞须眉,谁言王侯将相无种乎?”
却说卓不颖设在并州之细作探得诸侯密谋连兵一事,遂星夜报至雒阳。田皓慌忙写告急文书,申闻卓不颖。卓不颖急聚幕僚商议。田皓曰:“今明语先伪得天子诏书,串联诸侯,声势浩大。贼军在外,帝党在内,倘或里应外合,深为不便,可先除之。然后请主公亲领大军,先发制人。”
卓不颖然其说,遂勒兵入宫收人,另有京中官吏及其亲眷共千余人,不分老幼,尽皆诛绝,将其首级传去军前号令。即日起兵十万,出河东,径击太原。军马出关,卓不颖自领三万军为前锋。
流星马探听得,急报入晋阳治所里来。明语先聚众商议,以为贼军远道而来,立足未稳,当趁其未合之际,先折其锋,再伺机歼之,遂发兵五万往吕梁山南麓迎敌。卓不颖闻讯,自带铁骑飞奔来袭。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