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三章 “三堂会审”(下) (1 / 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百零三章 “三堂会审”(下) (1 / 2)
        “没关系,知道多少介绍多少就好。”

        薛天明松了口气,说:“据我所知,他们学校对于国文教的比较好,而对于数学及自然科学之类较差。课本都是教师用毛头纸手抄的,有《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还有《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等。”

        “学生的男女比例怎么样?有多少人?教师有几个?请介绍。”

        “我看到女生少,约占三分之一。三个村合办一个学校,约有百十人,分为大小两个班。教书先生可能是四人。我了解的情况就这些。谢谢。”

        **代表举手提问:“请问,他们是几个自然村,各有多少人,村风如何?他们村里对于治安管理之类如何进行?社会秩序怎样?谢谢。”

        “他们是三个自然村。其中祝皇寨较大,约有1300人左右。唐家村约有900余人,王家桥800来人。两个小村团结较好,与祝皇寨关系有些紧张。各村都有演武场,有众多武术门派,学武的人较多,民风强悍。各村都有一个仲裁组,由五至七名本村年纪较长有一定威望的人担任。根据犯罪程度轻重,给予从游街示众,当众鞭笞直到沉潭等不同程度的刑罚。”

        **代表说:“请介绍一下他们的生活来源、生活习惯、经济交往、贫富差距等基本情况。谢谢。”

        薛天明想了一下,简介起来。那次地震影响较大,三个村庄都下沉了200多米,给外界失去了联系。劫持皇室的军事首领成了主心骨,召集三个村子定下了不少规矩,有的沿用至今。当初,他们把全部土地大体分配了一下,每户都分到了大体相等的土地。但是,地力有差异。管事的头领、军官、仲裁委员、教书先生、郎中等分的土地较多,较好。一段时间下来,早已是贫富不均。有些富裕户有雇工及丫鬟,贫穷的给人扛长工、打短工维持生活。他们大部分相当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互相交易用的是银子。穿的是自己织的粗布衣,吃的是自己种的大米小米和玉米及一些蔬菜。普通村民类逢年过节时,才偶尔买一些猪羊肉之类的奢侈品。那次地震,暴露出一些溶洞,有的洞里有较咸的水,可以熬小盐,价钱较贵。夜间点的基本是松枝制成的火把,富裕户有点蜡烛的。

        接着,交通运输部门问了该地距离林莽镇及县城的距离,修路的难度,等等。

        这一场问答,一直持续了一个多小时。将近中午时,主持人接了个纸条,说:“各位与会领导及专家学者,现在会议延时半小时。下面,咱们欢迎薛先生献计,题目是:你认为地峡民众怎样才能尽快融入现代社会。准备时间为5分钟。”

        薛天明冷不丁打了个机灵,心说,该来的终于来了。他根据与各部委的沟通情况,加上与钟老头说的,理顺了一下思路,向主持人示意可以开始。

        主持人有些吃惊,领导临时出题给5分钟准备时间,属于突然袭击。不料,其连两分钟不到,就要求开始,不知是胸有成竹还是敷衍塞责了事。她朗声宣布:欢迎薛天明先生开始演讲。

        薛天明说,为了不使会议过于冗长,我简单谈一下思路。概括起来是四句话:转变思想,建档立制,有序开发,新旧两居。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