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飞船 (2 / 6)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8章 飞船 (2 / 6)
        整整用去了两年半的时间,“致远号”终于完成了全部准备工作,整装待发。

        宋歌知道,这是人类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太空远征。为此,他必须尽可能准备充分——一旦告别太阳系,“致远号”就再也得不到任何补给。她只能依靠自身力量,在漫长的岁月里,孤独地飞向巴纳德星系。

        宋歌的大部分人生都在“致远号”上度过。他从见习船员干起,然后是普通船员、高级船员、普通指挥员、高级指挥员......最后一直干到船长。几十年朝夕相处,这艘飞船已经和他的生命融为一体,完全无法割离。他发誓,一定要驾驶“致远号”安全抵达目的地……

        一百五十多年前,“致远号”飞船的第一个模块定位于地球同步轨道。用张常林的话说,“地球同步轨道,赤经107度,那是‘致远号’的出生地点。公元2206年8月2日16点30分,北京时间,那是‘致远号’的诞生日期。”

        八十六岁的张常林是飞船上年龄最大的人。他来自“致远号”的上一代,也就是第二代飞船指挥团队。闲暇的时候,宋歌很喜欢听他讲述这艘飞船的历史。

        刚诞生的时候,“致远号”看上去毫不起眼,甚至有些简陋。她的发射、入轨和定位在人类世界里几乎没有引起任何注意。第一批乘员一共只有二十一人,除了一正一副两名宇航员之外,其余十九人全都是清一色的工程师。

        从那以后,各式各样的飞船模块陆续发射升空,数量越来越多,个头越来越大,“致远号”的大规模空间组装就此拉开序幕。她开始在地球同步轨道上不停地“长大”。

        经过几十年持续不断的建造,“致远号”变成了一个庞然大物——晴朗的夜晚,位于亚洲地区赤道南北两侧区域的人们,仅凭肉眼就能清晰地看到她的身影,一闪一闪的,像是一颗明亮的星星。很多人因此把“致远号”飞船称为“致远星”。

        “致远号”一共可以容纳四千五百名船员。根据《致远号飞船法典》第二章第三节的规定,普通船员的服役期是三十年,年度更新数量为一百五十名——当然,这是指和平时期的正常新老交替。至于飞船的各级指挥人员,其服役期统一规定为六十年,并且年退役总人数不得超过十名。《法典》还规定,一旦“末日航程”正式启动,全体船员立刻转为无限期服役。作为最高指挥官,“致远号”船长是唯一有权向某位船员下达退役命令的人。

        公元2258年,“致远号”开启处女航。半年之后,她抵达火星并顺利入轨停泊,正式对外宣布服役。光阴荏苒,又是一百多年过去了,“致远号”的主建造者和唯一所有者,著名的中国航天集团,始终没有停止对她的技术改造和升级。毫不夸张地说,尽管已经发射升空超过一个半世纪,“致远号”依然是人类世界里最先进的宇宙飞船之一。

        张选和于倩来到“致远号”已经两年多了。在这段时间里,他们天天和另外八百名见习船员一起,接受高强度的入役训练。

        “简直是毫无人性。大伙儿早晚要被他们折磨死。”站在队伍里,于倩悄悄对旁边的张选说。

        张选目视前方,一眼不发。他不敢扭头,担心会被教官发现。短小的天蓝色紧身训练服紧紧绷在于倩身上,勾勒出她那优美的身材。

        “下周就要考核了。你选好意向部门了吗?”过了一会儿,于倩又悄声说道。这一次,她把身体故意往张选这边靠了靠。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