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从严治吏 (1 / 1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六章 从严治吏 (1 / 12)
        “大将军,吏不廉平则治道衰,朕认为朝廷当今确是要严明执法,惩治不法官吏和豪强。”宣帝早年生活在民间,十分清楚老百姓对官员贪腐的切齿痛恨,深知吏治好坏将直接关系到百姓的生存发展与社会的和谐稳定。散朝后,他留下霍光说道。

        “皇上英明。”霍光也很清楚这种现象,也很懂得这个道理,可一直没有精力来重点抓好吏治。他拱手说,“老臣接受孝武皇帝遗托辅政时,可以说面临的是危机重重,百废待举,朝廷上层内讧争斗、国内数处暴动叛乱、边境匈奴时而侵犯,我的主要精力只能用在休息安民、平乱维稳、固边卫国上。现在皇上提出要从严治吏,老臣认为已经到了应该抓可以抓的时候了,我完全赞同。”

        霍光的言下之意是,吏治出现严重问题,不是我放纵造成的,我不是不想抓,是内忧外患使我腾不出手来抓。

        宣帝见霍光赞同自己的动议,就与霍光商量了狠抓吏治的具体招数。

        本始元年(公元前73年)春正月,朝廷派出使者持朝廷符节到各郡各封国,诏令晓谕二千石级别的官员要谨慎理政,用自己的道德风范感化老百姓。这叫做先“打招呼”。

        接着,就是查案办案。一年内,一些腐化贪污的官员都相继被查出诛杀。

        随着反腐的深入,朝廷高官、封为阳城侯不久的大司农田延年被人举报,揭发他在修建昭帝陵墓中有贪污行为。

        “啊!这怎么处理呢?”宣帝和霍光接到举报后,又惊又怒。

        昭帝年轻急亡,他被葬于抢工建成的地下墓室后,陵墓还在继续修建之中。本始元年(公元前73年)春正月,朝廷招募郡国吏民资产在一百万以上的人迁移到昭帝墓地平陵居住。作为昭帝的继承人,为了表示自己孝忠、减少朝廷开支,宣帝拿出自己的私钱水衡钱来为昭帝修建平陵,为迁移到此地的百姓兴造住房,也就是“安居工程”。西汉皇室储藏的钱,都由水衡都尉和水衡丞掌管、铸造,故称水衡钱。

        当今皇帝的私钱都拿出来了进行建设,你田延年身为朝中主管财经的重臣,还在修建之中以权贪污,又怎么不怒?

        田延年又系霍光的多年幕僚门客,一直才能业绩过人,特别是在废黜刘贺尊立宣帝上作用非凡,“以决疑定策”封为阳城侯,发生了贪污犯罪,又怎么不惊?

        宣帝想了想,就主动向霍光提出,田延年贪污一案,既不交御史府也不交廷尉府,先由丞相府审理,意思就是不走纪检法律系统,只在政务部门内部调查,视情况变通处理。

        霍光心里很急。过了几天,霍光召来丞相蔡义询问审理情况。

        “蔡大人,究竟是谁告发田延年大人啊?”霍光待搀扶丞相蔡义的两个属官退出后,关上门问道。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