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君临(一) (1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章 君临(一) (1 / 3)
        登基大典最终还是照常举行了。

        李涵离开延英殿后不久,王彦威便赶到了少阳院求见,一是带来裴度同意册封晋王为太子的消息,二是将第二日大典需要注意的礼仪事项说与李涵。

        不出李涵的意料,宰相们最终还是选择了妥协。对于一位十八岁的新君来说,这是个不错的开始。

        次日的大典在大明宫的正衙宣政殿举行。没错,虽然大明宫中规格最高的建筑无疑是含元殿,但正衙却是形制稍逊的宣政殿。

        这与历史惯性有关。高宗以前,皇帝居住在西内太极宫,以太极殿为主殿、两仪殿为便殿、甘露殿为寝殿。但即使是最大的太极殿,殿庭的规模依然非常有限。所以每当举行大型活动的时候,皇帝都会驾御宫城最南的承天门楼,借承天门前广场替代殿庭的作用。

        但到了大明宫之后,因为主门丹凤门直接面对外城,含元殿在某种程度上取代了承天门楼的作用,而之后的宣政殿、紫宸外殿、紫宸内殿则分别对应太极殿、两仪殿和甘露殿。由于太极殿在太极宫中拥有主殿的地位,所以相对应的,宣政殿也就成了大明宫的正衙。

        不过此时的李涵显然没有闲心去思考宫殿的历史沿革问题,他正在宣政殿的西序门,紧张地等待着登基大典的开始。

        今天的李涵身着绛纱袍,戴远游冠,在大唐的礼制中,这是属于储君的服饰。李涵虽然没有皇太弟之名,但却是事实上的储君,故冠服一比于东宫。

        随着摄侍中的宰相窦易直请中严外办,李涵执笏步出西序门,于殿中南向立定。早已等候多时的册使开始宣读太皇太后郭氏的令文:“伏奉太皇太后令,江王即皇帝位。”

        李涵对着册书行再拜之礼。礼毕后,摄中书令的宰相裴度宣读册文:“伏维宝历二年岁次丙午六月乙未朔十一日丁未,太皇太后若曰:……小心以事上帝,恭俭以勤邦家,懋于令闻,持久如始,敬之哉!”

        读册结束,李涵步入东序门,换下了象征储君的绛纱袍和远游冠,代之以配件繁多的天子衮冕。在服上衮冕的那一刻,李涵瞬间明白了一句话——欲戴冕旒,必承其重。

        他以前一直以为这句话的含义是精神上的,但或许,人家的意思根本就是物理上的——冕旒真的很重。

        换上这身行头,李涵再走回殿中的时候明显便慢了许多。一个是因为衮冕实在太过沉重,影响速度;而是因为一旦走快了,冕下的十二条旒便会不住的晃动。这便是设计者的初衷,以此来提醒君王动静行止要庄重稳健,不可浮躁,跟君子佩玉是同一道理。

        从东序门到殿中御座,短短几间的距离,却仿佛像西天取经一样漫长。当李涵在御座上落座之时,他终于长舒了一口气。国之大事,唯祀与戎,第一次参加大型礼仪活动,总算没有出岔子。

        整理衣冠完毕,挡在李涵面前的屏扇缓缓打开,让他顿觉目眩神迷。从御座极目远眺,千百军士组成的黄麾大仗陈于殿庭,远端的宣政门依稀可见。目之所及,文武群臣齐齐下拜。恍惚之间,李涵并没有听清摄太尉的兵部尚书段文昌近前说了些什么,只见到段文昌说完后,群臣再次下拜,口中三呼万岁,那震耳欲聋的声音仿佛从幽静的空谷中喷薄而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