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雨天可杀人宜越货 (1 / 2)
不同于城北处的门庭若市的光景,城南口处,青鸾楼的门口仅仅有一辆马车在此停歇,老车夫此时正在打理马儿,喂草的同时嘴里还叼着从马儿那里顺来的金花。虽说“马无夜草不肥”,吃的多补的多是万古的大道理,可车夫这老主子却不信这书上的大道理,总是故名所以的称多吃多用多补才更好的肤浅道理。
大暑的季节,天上的云阴晴不定,一阵清风吹过,虽说已然酉时,烈日下山,燥热的天气仿佛才消停了一会儿。车夫看了看飘过的云彩,嘴里嚷了句“乌云接落日,不落今日落明日”,临了又想起了此时正在江南道的纨绔公子,嘴里喃喃道了声“”少爷,别忘了回来的时候给老白带几壶上好的烟花醉啊。”
青鸾楼,在长陵城算不上是多么雕梁画栋之地,但却也算得上高节清风之所,学士文人雅客多聚与此,常而歌清风明月,颂窈窕之章,也难怪当朝爱才惜才的明王爷会常常在此设席论学而待读书人,据传现任江南三省的首府大人便是当年在此处,写了三首骂诗上呈给明王爷,才走上仕途之路的,当然了,只是道听途说而已,并不可信,可这并无耽误“青鸾楼上写文章,皆评世间读书人”的美誉。
这青鸾楼共三层十二阁三十六室,上中下各四阁十二室,平民百姓皆可入,并无太大顾忌与遮拦,这中层三阁往上便是有老阁主上官允所立下的规矩,入中阁者,先与此处上官阁主论理三首,对之一首便可得青鸾楼拜帖一副,此为赤精铜贴,可入一楼,酒钱不付。可对之两首,二层可入,赐玄铁镶银拜帖一副,赏银百两。至于三层,自陈氏朝廷开国年来,青鸾楼存世以来,仅有一人对得上,赏名为蟒纹络金拜帖。更有百姓戏言道,这青鸾楼可与城西九宫山那“青崖书院”齐头,入者皆可为当朝门客,只是做那明王门生还是萧院首门生,就是后话,耐人寻味了。
三层之处,阁主上官允今日可没闲情雅致去应对楼下的读书人。今日晌午间,便来了三人,算上楼下那位老马夫,四人已经在这青鸾楼待了一整天的功夫。
望了望窗外的天色,又看了看身旁的漏刻,水滴滴答至酉时刻,老阁主不耐烦的说道:“老头儿,你在我这待了一天了,茶也品了,我藏的绿蚁酒温了三壶,你到底什么时候走?再不走,老夫我可要逐客了。”
“老阁主,本王约是有半年的光景没到你这青鸾楼了,今日一见,自然是老泪纵横的光景,喝你几壶酒,你怎如此计较,不就是绿蚁酒吗,我差人去我王府处给你拿来便是。”望着那生气的老头儿,一点也不像是文家大首的风范,后者戏谑而道。
“陈擩罴,莫说你那王府,区区方寸之地,你将你那整座酒窖都搬来,老夫绝不看一看。”望着戏谑般的陈擩罴,上官允像是气急败坏的样子,怒不可遏的望着对面那位不速之客。
“那就看两眼。”陈擩罴补了一句。
这话刚落,上官允便拍着桌子,像是要跳了起来,捏着手里的茶盏,满脸通红,或许这茶盏过于名贵的缘故,只是握着的力道加重了几分,如若不然,怕不是早早的便一股脑的向对面这可憎可恨的不速之客的头顶扔去。话说对面这位贵为镇国王爷、辅国王爷于一身的老头儿,此时正与上官老阁主就像两个孩童一般,一言不合便吵了起来,像是要撸起袖子动手的架势。
陈氏天下,只眼前这位镇国王爷,可真算得上“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除了那四位柱国大将军,这满朝上下,还真没人敢这么和这位有且仅此一位的身穿两肩五爪行龙袍王爷如此豪横的。
“咳”
这时,上官允身后的一女子轻轻咳嗽了一声,或许是为了缓解这剑拔弩张的气氛,虽说声音细微,却聆音察理。
“王爷,玄一大哥回来了。”言语间,青衣女子起身上前来,将二人的茶盏添满,杯满八分,先客后主,整理了下有些杂乱的书案竹台,举止间尽显柔桡轻曼,秀里纤弱。这女子虽说算不上国色天香,倒也称得上是左家娇女。
“还是染儿对本王的心思,比你这顽固的父亲好多了,也不知我家那小子有没有机会,能把小染儿娶回王府。”陈擩罴摆了摆手,示意身后二人让门外之人进来。
“王爷,事已查清。”
“哦,是何许人也?可曾有同行之人?为伍几人?”陈擩罴看了一眼上官允,点了点头,看似漫不经心的,实则杀心四起。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