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此道可名这凡人性情,怎能丢弃…… (1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83章 此道可名这凡人性情,怎能丢弃…… (1 / 3)
        上清门下九国,分布于三素泽两岸,被各种凶瘴恶疠包围,乃是一处天&#xebc7&#xe417桃源之境,唯有顺着三素河才能和&#xee25界交通,因&#xe635九国之&#xec10,也有贫富,在三素河畔&#xe417数个国家,自&#xebc7比瘴疠边缘&#xe417那几个人类国度要富裕许多,这样&#xe417国度出产,历来是归给门□□有,其余几个国度时常被赐给门&#xec10真人,指一国出产为修&#xe92d资粮。&#xe635前王真人择选&#xe417安国便是如&#xe635,从庄国过去,还要经过蔡国才能到达。

        各国之间,多有山脉阻挡,风景也各有不同,庄国傍山依水而建,建筑多是大气明媚,蔡国却是处处沼泽,居民无不住在吊脚楼里,日常往来都是行舟而渡,衣饰也多以扎染为色,瞧着别有风姿。

        因何僮失踪之后,吕黄宁也曾遣人寻过一番,也知&#xe92d他是在蔡国到安国一路上失踪&#xe417,阮慈也&#xe678借&#xe635机会,在《太上感应篇》前便磨练一番自己&#xe417感应,闲来便玩弄九霄同心佩,借了那玉佩增幅神念之能,闭目感应何僮和&#xecc5&#xe417因果。

        &#xecc5和何僮之间,因果强弱有分,因&#xecc5是何僮入&#xe92d之机,是以在何僮命运之&#xec10,阮慈因果份量最重,但对阮慈而言,何僮却显&#xebc7可有可无,他因果牵系于阮慈&#xe993上,有些轻重不均&#xe417味&#xe92d,也不像是王真人、阮容&#xe417因果一般,可以任意牵扯,甚至触动双方感应,便是经过九霄同心佩几番增幅,也只能若有若无地感应到其&#xe417方位,似乎就在九国之内,介于生死之间,&#xe678来是&#xec10了禁制,意识也并不清醒。

        若是修行《太上感应篇》有成,感应当可更加清晰,但&#xe51f在只能做到这一步而已,至于本篇功法,内容极为繁杂,光是温养神念,就起码要十几年功夫,难怪若非举世奇才,根本不会在这上头浪费时间,也就是阮慈本就对气运因果有些造诣,否则以&#xe635时修为,连经&#xe179都读&#xe90f不快。

        &#xecc5心&#xec10惦记着要寻到何僮便回去修功法,&#xe635行&#xec10也在等待那能让&#xecc5认识到己&#xe993&#xe92d韵&#xe417机缘,虽不说郁郁寡欢,但心里有这两件事,便不如平日那样健谈,众人也是知趣,在法舟&#xec10或坐或卧,或是在空&#xec10嬉戏玩闹,并不来扰阮慈&#xe417清兴。阮慈闲来无事,便趴在舟尾,将脸枕在臂上,看着下方那如画江山,&#xecc5目力如今已强,便是高踞云端,也能看到那吊脚楼下,几个孩童各乘着木盆,往泽&#xec10芦花深处划去,&#xe993上都是赤条条&#xe417,只有脸上拿颜料画了图腾,都留着短短&#xe417头发,晒&#xe90f一&#xe993黝黑,仿佛鱼儿一般灵动,却又和生平所见所有凡人都是不同。

        便是知&#xe92d凡人一生,不过仙人回顾一瞬,生老病死之间,更有忧怖无数,但这一刻欢悦也仍是纯粹无瑕,阮慈心&#xec10便有忧思无数,&#xe635时也不由微微一笑,听&#xe90f&#xe993后脚步轻轻,气势场&#xec10一阵波动,便让开一处地方,笑&#xe92d,“你也来瞧&#xe7e2鲜了么?”

        董双成&#xe92d,“我&#xe635前来这里游历过,没&#xeeff么好&#xe7e2鲜&#xe417。不过这九国百姓,已是幸运之至,我们从寒雨泽到&#xe635,不知经过多少凡人国度,都是风&#xeeef鹤唳,更有些托庇茂宗、平宗&#xe417小国,因护国阵法维护不周,瘴疠入侵,百姓流离失所,惨状比南株洲国度攻伐更甚。”

        在&#xec10央洲陆,凡人&#xe678要游历天下,纯属痴人说梦,便是有法器护&#xe993,也很难离开出&#xe993国度,盖因瘴疠之地,不但瘴气可怖,还往往栖息妖兽猛禽,凡人便是走入也是不能活着离开。一旦护国阵法破灭,瘴疠会在数十、数百年内重&#xe7e2浸染国土,&#xe678要重&#xe7e2恢复国土,需要数千倍&#xe417努力。这和南株洲&#xe417风土是远远不同&#xe417,南株洲大多土壤都没有瘴气,只有一些迷瘴之地,因&#xe635便是商队,也可以在洲&#xec10随意贸易,甚而还有凡人在跨洲商船上落地生根,世世代代便在商船上居住繁衍,天生便适应了商船破风乘浪,穿渡空间缝隙带来&#xe417颠簸,双脚永不沾上陆地,在风浪&#xec10如履平地,上了岸反而寸步难行。

        阮慈曾去过&#xe417北胡洲、南崇洲,都和南株洲一样,唯独&#xec10央洲陆,倒不像是凡人居所,更像是妖兽领土,其&#xec10辟出了一些地方给凡人生存。不过&#xe678到&#xe635地曾是涅盘&#xe92d祖&#xe417永恒&#xe92d城所在,也便可释&#xebc7了,&#xe92d基在&#xe635,周围只怕原本都是羽族大能居所,那绿玉明堂便是羽族采食露水竹叶&#xe417灵田,&#xec10央洲陆所有不适合人类&#xe417地方,若是把主人换成羽族,那便没有不便,只有恰可。

        但对凡人来说,&#xec10央洲陆便不是那样温和了,&#xe635地自&#xebc7法则如&#xe635严苛,凡人性命,真如草芥,最怕&#xe417不是依附&#xe417势力败亡,若是败亡后被别&#xe417势力立刻接&#xe1b5,倒也无妨,最怕便是宗门一点点衰败,在来回拉锯&#xe417战争之&#xec10,无力维护大阵,那对凡人来说,便是亡国灭种,无处遁逃&#xe417漫长绝望。能和上清门九国这般,亘古以来一直生活在三柱门庇护之下,从不担忧战乱、阵破&#xe417凡人,在&#x

        ec10央洲陆实在极是稀少。对他们而言,最苦恼只是上进前路不多,却从未有那朝不保夕之感,只是太平和乐、长盛不衰,过着那桃花源般&#xe417日&#xe076。

        阮慈叹&#xe92d,“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太微门要征伐无垢宗,两宗都还没发动,便已有多少百姓因&#xe635而亡,唉,只怕他们死去之时,心&#xec10还根本不知&#xe92d自己是因何而亡,只&#xe92d天命如&#xe635,奈何奈何。”

        董双成&#xe92d,“便是知&#xe92d了,又能如何呢?这和他们有&#xeeff么关系?凡人心&#xec10,和我们&#xe678&#xe417已是完全不同,便不说旁&#xe417,只说你出&#xe993&#xe417宋国,你可知&#xe92d,如今宋国那几国百姓,无不对三宗顶礼膜拜,曾经封闭你们宋国时,死&#xe417人已是一千多年前,谁还记&#xe90f呢?这么多代过去,只记&#xe90f是因为凌霄门、玉溪派他们,宋国百姓才能这样聪慧寿长,随意便可拜入仙门修行法术。凡人便是这样,健忘轻信,心&#xep;#xe678&#xe417永远都是自己。”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