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五章 步鸷重临南海 (1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百八十五章 步鸷重临南海 (1 / 3)
        桂阳郡向南,浈水顺流而下,就是交州的南海郡。

        先秦时期,南海郡之地于上古至秦末属百越支系下的南越部落辖境。

        百越的分布"自交趾至会稽七八千里,百越杂处,各有种姓"。也就是后世的江苏南部沿着东南沿海的上海、浙江、福建、广东、海南、广西及越南北部这一长达七八千里的半月圈内,是古越部落最集中的分布地区,《吕氏春秋》中称"百越"。

        居住有南越、西瓯、骆越等族群居民,演化为后世的广东地区的壮族、瑶族、畲族等少数民族,聚居在连南、连山、连州等粤北地区。

        先秦时期,这些地区人口稀少,秦始皇统一岭南后,为了巩固对岭南的统治,从中原迁来了50万人。中原汉人大规模迁入。

        公元前222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因南征百越之君",派屠睢率领50万秦军攻打岭南;公元前214年,秦军基本上占领岭南。随即秦始皇将所夺取的岭南地区,设"桂林、象、南海"3个郡。

        南海郡辖境是南濒南海,西到今广西贺州,北连南岭,包括今粤东、粤北、粤中和粤西的一部分,境内有番禺、龙川、博罗、四会4个县,郡治番禺。

        秦末,南海郡尉任嚣病危,委任龙川县令赵佗代职。任嚣死后,赵佗即起兵隔绝五岭通中原的道路。秦亡之际,赵佗武力攻并桂林、象郡,建立南越国,自称"南越武王"。赵佗及其后的南越国,都与汉朝一样实行郡县制。

        汉武帝平定了南越国后,把原赵佗割据地区划分为九个郡(后缩为七个郡),交趾刺史部后改称交州。交州治所在地曾一度由广信县移至梧州,番禹城曾一度较前衰落。

        吴国交州刺史步骘把交州州治从苍梧迁回番禹。

        所以,步鸷对于桂阳郡向南的南海郡极为熟悉,一看势头不妙,随即命令属下船只,不顾吴班等蜀汉水军拦截,直接顺流加速,冲过吴班的封锁线,沿浈水直接冲入和锦江汇合后的浈江,离开桂阳郡,直奔南海郡。

        倒不是步鸷胆怯,勇猛敢战也是要看实力的。

        如今他的手下不过是两千交州兵,原本以为,有着士徽的三万交州兵,自己带领属下,不过是起一个稳定军心,顺带捡便宜的作用。

        可现在士徽已经打败不说,属下已经溃散。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