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六章 士徽兵败桂阳郡(2) (2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百七十六章 士徽兵败桂阳郡(2) (2 / 3)
        长沙国封疆实际上也就是秦朝长沙郡的范围,北濒汉水,南亘九嶷。汉初长沙国的辖县,已设有22县,包括临湘、罗、益阳、连道、承阳、郝、昭陵、容陵、茶陵、湘南、恢、郴、营浦、南平、舂陵、泠道县等16县,以及安成、桂阳、观阳、洮阳4县和龄道县,与下隽县。

        桂阳郡此时归于吴氏长沙国代管。

        吴氏长沙国,后因无子被撤除。文帝之子景帝继位,重置长沙国,景帝庶子刘发被封为长沙王。史称“刘氏长沙国”,仍以临湘为都。

        刘发之长沙国正值西汉王朝大削诸侯王国势力的时候,至此,疆域广阔的长沙国分离出南部另立桂阳郡和零陵郡。刘氏国的封地只有临湘、罗、下集、益阳、连道、湘南、安城、丞阳、茶陵、攸、昭陵等13县,从此以后,长沙才和零陵郡桂阳郡彻底分离开来。

        但是,对于桂阳郡来说,长沙郡依旧拿捏着桂阳郡的命脉。

        桂阳郡因桂水得名,桂阳郡同时存在着流向相反的两条“桂水”,分别是南桂水和北桂水。南桂水即后世的连江。连江源自连州上驿山,流经连州、阳山,至英德连江口注入北江。

        北桂水即后世的舂陵水,其主干为钟水,源出蓝山县南风坳;另一源头出自蓝山、连州界,旧志称岿水。钟岿两水在蓝山境内合流后,经嘉禾、桂阳、耒阳、常宁、衡南等县入湘江。

        所以,东吴水军能够沿着湘水逆流而上,直接进入桂阳郡腹地,并且分兵攻占桂阳全郡,同时再入南桂水,直达北江,进入交州各处。

        这也是孙权始终不肯放弃长沙郡的主要理由。

        而桂阳东面的庐陵郡,治所西昌县,辖西昌、石阳、遂兴、吉阳、兴平、阳丰、南野、赣县、雩都九县。则是由孙策从豫章郡中分离而出。

        如今的庐陵太守则是孙坚长兄孙羌次子,豫章太守、都亭侯孙贲之弟,孙策和孙权的堂兄孙辅。

        孙辅,字国仪,孙辅的父母在他还是婴儿的时候就去世了,孙辅由兄长孙贲独力抚养,兄弟俩的感情很深。

        孙辅最初以扬武校尉的身份辅助孙策平定三郡。孙策征讨丹杨等七县,派孙辅向西驻守历阳以抵御袁术,并招诱留下的百姓,纠合失散的兵卒。孙辅又跟随孙策讨伐陵阳,活捉祖郎等。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