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百三十九章 作郡驻武陵 (1 / 3)
“武陵”这一地名,最早出现在西汉初年。新莽时期曾将武陵郡改为建平郡,临沅县改为监元,孱陵县改为孱陆,仍属荆州治。
东汉监元县复称临沅,孱陆复称孱陵,建平郡复称武陵郡。
领十二县:临沅、汉寿、孱陵、零陵、充、沅陵、辰阳、酉阳、迁陵、镡成、沅南、作唐。郡治临沅《水经注·沅水》云:“临沅县,县南临沅水,因以为名”。此后,临沅一直为历朝郡、州、路、府治。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在所有描绘江南的作品中,这首被自汉乐府收录的民歌,几乎可以算得上是鼻祖。
此时提到“江南”,是因为“江南”的概念本源出荆楚,最初所对应的只是荆江之南的洞庭湖流域。
后世所熟知的江南,在秦汉之际的地缘标签则是“江东”。
屈原曾经两度被楚王放逐于楚之“江南”,并最终在苦闷、绝望的心情下投汨罗江而亡。
不过就楚之江南来说,位置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楚国向长江下游地区扩张,鄱阳湖流域亦成为了楚之江南的一部分。
在以荆州成为楚国旧地标签的两汉三国时代,江南一词再次回归最初的设定——洞庭湖流域。这片江南之地被分割为四个隶属荆州的郡级行政区,分别为:武陵郡、长沙郡、零陵郡,以及桂阳郡。
而这荆南四郡,有着洞庭湖的存在,在洞庭湖的周边,有着一处鱼米之乡,那就是洞庭湖平原。
洞庭湖平原之西的“武陵山区”,以及管辖这片山地的“武陵郡”。与大多数行政板块一样,武陵郡的范围也包括平原和山地两部分。
其东部的平原部分为“西洞庭平原”,西部的山地部分则被称之为“武陵山区”。当年崛起于西江汉平原的楚人,最先向南征服的便是武陵地区。
只不过当时的楚国还没有使用“武陵”一名,而是将之命名为“黔中郡”。后来统一天下的秦国依然继承了这个名称,并进一步扩张了黔中郡的范围。直至西汉开国之后,方改名为“武陵郡”。
对于创立“武陵郡”一名的汉王朝来说,武陵山区实是一片开发价值不大的蛮夷之地。以至于汉代对分布于这片山地的土著居民,有一个“武陵蛮”的泛称。
尽管武陵山区的农业开发价值不大,但在区位上却非常重要。地理上,这是一片连接各处的连片山区,在两湖盆地纳入中央之国的范畴之后,如果想进一步在西南方向扩张,这片面积相当于一个中等省份的山地,是怎么也绕不过去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