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八章 一朝风流去 (1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一十八章 一朝风流去 (1 / 3)
        本来就是做过朝廷太尉许多年的杨彪怎么会不知道兵马精锐的好用?以及和那些勉强能够作为兵马使用的郡国兵的区别?

        别的不说,使用精锐,至少说来,一地叛乱,如果是精锐去平,别得不说,绝对不会旷日持久不说,就说那些精锐的军纪,都能让地方减少太多的损失,加上平叛的迅速,就能让经过叛乱的地方,很快恢复秩序,这么一来,不但节约了兵马出动的时间,自然所用的耗费也大大减少。

        而如果用那些郡国兵,正所谓,贼过如梳,兵过如篦。兵乱比起贼乱,还要损失巨大,并且对此情景,许多人还只能敢怒不敢言。一旦惹怒那些乱兵,信不信扣你个叛贼的头衔,直接砍了脑袋。

        如此一来,搞得平叛比不平都乱,而且朝廷所花粮饷,不但一分一毫不能够有素哟减少,反倒花的更多。

        而且一旦兵败?嘿嘿,花的那就别说了。简直就等于一个无底洞,多少粮饷都不够填进去的。

        别的地方不说,西凉叛乱,这个作为太尉的杨彪,绝对是再清楚不过的了。

        单说号称三明之中的段熲而言,已经算是高效快速平定叛乱的名将楷模了,但依旧耗费了四十余亿钱(凡百八十战,斩三万八千六百余级,获牛马羊骡驴骆驼四十二万七千五百余头,费用四十四亿,军士死者四百余人。)

        所以说,兵马精锐,看似花费不小,但实际上的高效,快速,要真的论起来,驱使节省太多不说,至少能够快速稳定局面,不至于让那些叛乱的地方,糜烂到无以复加,还要花费力气进行恢复。

        毕竟朝廷的钱粮,那也是需要从地方收集上来的不是么?

        想到这里,杨彪似乎觉得,杨烈的某些做法,有着道理。但也不想就此认输,而是对杨烈说道。

        "法令未行,效果如何,还未可知。稍后再看吧。“

        就这样结束了这次杨烈主动插手政事所引起的风波。这中间的争论传至后宫,何太后和少帝刘辩听了之后,不管心里如何想的,总之没有开口说什么,于是屯田法,就此颁行,所有雍凉司隶汉中各地,一体照行。

        司隶凉州之地,在一边对着各处用兵,一边还有着余力进行法令改革。却是由于如今曹军在河北的一路势如破竹的胜利,而隐藏在了其下。倒是没有引起许多人的关注。就是有些知道的人,虽然心里吃惊,但也由于各种原因,没有公之于众。使得杨烈的第一次,顺利的进行下去了。

        而在如今的河北,袁绍既然已死,袁尚上位。本就觉得自己乃是长子嫡子的袁谭,看看自己接任无望,就在祭拜袁绍之后,直接带着郭图,辛评,扭头直接回了青州,至于占据幽州,如今可是幽州牧的袁熙,看到大哥如此做派,再想想自己的处境,也马上离开邺城,回了幽州。待在邺城那里,他都害怕自己会被袁尚动手,拘禁之后,被逼着交出手中大权,从此成为无用之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