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四章 夏侯兄弟
听完我的话,曹丕脸上讪笑的表情渐渐变的僵硬起来,双手紧握,脸色一会红,一会绿......最终他怒发冲冠拿着马鞭指着我大喝一声,‘啊......’声音凄厉悠长,但‘啊’之后却迟迟没有说出下文,只能看到他偷偷的用衣袖擦着眼角,骑在马上也有些不稳,开始晃晃悠悠起来,身边的护卫也赶忙上前去搀扶他。
正在曹丕悲愤交加无法答话之时,突然从曹阵中杀出二人,大骂着拍马向我军杀来。
冲在最前面的大将吼道:“尔等匹夫竟敢杀我主公,杀我兄长!今日我夏侯兄弟一定要你们血债血偿!拿命来!”
我一听大惊,原来是夏侯惇、夏侯渊兄弟,他们果然跟着曹丕来寻曹操,夏侯兄弟有此剧烈反应并不奇怪,这曹操家族本来就是夏侯氏人,只是因为西汉开国元勋曹参的原因曹操祖上才从夏侯改姓为曹的,如果论起来曹操和他们算是堂兄弟,而且这夏侯兄弟与曹操素来亲近,算是曹操的家臣、友臣了,特别是这夏侯惇与曹操的关系更是不一般,《三国志》中就记载:“太祖军于摩陂,召惇常与同载,特见亲重,出入卧内,诸将莫得比也。”所以这次曹操亲自带兵出战偷袭却迟迟不归,我想最着急的人之中一定有这夏侯兄弟二人。
看着夏侯兄弟气势汹汹的前来冲阵,我军将士一时都生了胆怯之情,竟然没有人敢上前迎战,张郃将军环顾四周,确定真的没人敢出阵迎战,只好问道:“从事牵招,你是主公亲自派来给我助战的,如今敌将前来冲阵,足下是否敢于本将一同迎战?”这牵招可是袁绍帐下一员猛将,安平观津人士,是个标准的北方汉子,可能因为离北方少数民族乌桓较近的原因,牵招祖上可能有混血,长相有些少数民族的样子,虽然骑在马上但也能看出个头很高,圆眼高鼻,一身胡裘。
这牵招很早便加入了袁军,在袁绍成为冀州牧时便封他做从事,兼领乌桓突骑,一直以来都是袁绍身边比较倚重的将领之一,这次与张郃一同前来我估计一方面确实是助战,但主要的一方面还是为了监视张郃等人吧。
牵招听了张郃的话,有些不忿的说:“张将军实在小看在下了,吾观那夏侯二人如猪狗一般,顺势可斩!吾不出战主要是想把这临阵斩将的大功留给将军帐下的同僚们,只是没想到张将军手下众将竟然如此‘谦虚’,竟然临阵畏敌了,这也是在下万万没有想到的。”
说完牵招也不管张郃反应,狠抽战马一鞭就向夏侯兄弟冲杀过去,留下身后众将各个咬牙切齿,但大家也都不敢发作,再怎么说这牵招可是主公袁绍的心腹,大家都不敢得罪,而且这夏侯兄弟的威名大家也都有所耳闻,所以虽然牵招说话难听,但大家这会也确实是真的怂......
再看张郃将军听了牵招如此不敬的话,脸上却没有一丝愠色,什么也没说提起长斧就跟着牵招冲了出去。
四人一交上手便打得是混天暗地,这四员大将都是一流名将,打了半个时辰都没有漏出一点破绽,但这夏侯兄弟可是打虎亲兄弟,从小一起玩耍长大后又一起训练、参战,这默契可是常人无法比的,渐渐的张郃牵招这边就开始显示出一些败像,俩人的招式也出现了凌乱,只有招架之力了。正当我在一旁为两位将军感到不安时,曹军阵营突然响起急促的金鸣声,只见曹丕一人驾马向夏侯兄弟方向奔去,喊道:“两位叔父慎行啊!今父亲尸首落入敌手,敌军势寡必定不是我军对手,但一旦大动干戈父亲尸首如何保存啊!!!”
看来刚刚我说的话还是有作用的,曹丕还是听进去了,思索再三后还是决定放过我们,以此保存好曹操的尸首,毕竟在他心里仅仅让我们这一群人陪葬是远远不够的,就算把我们挨个千刀万剐也解不了他心中的愤怒,只是现在他不想在天下人面前落下个不孝的名声,所以只能选择暂且忍下大恨。
刚听到鸣金收兵的信号时夏侯兄弟是有些不以为然的,感觉今日如此大仇他们是豁出去了,必须要报的,但是听到曹丕的话以后便有了些动摇,特别是弟弟夏侯渊率先减缓了攻势,时不时的看看身边发疯一般的哥哥,但这夏侯惇却没有一点收手的意思,手中的大刀还不停的向牵招砍去,看着夏侯惇一双眼睛已经充血,眼白也完全成了血红色,口中的牙狠狠的咬着,鲜血顺着嘴角流了下来......
张郃看着牵招渐渐的连招架之力也没有时,很是着急,幸好身旁敌将夏侯渊减弱了攻势,张郃提起长斧开始和牵招一起抵挡夏侯惇的招式,这时身旁的夏侯渊朝着夏侯惇叫道:“大哥!公子下令收兵了!”
夏侯惇听后丝毫不为所动,继续朝我军两员大将砍去。
“大哥!公然违抗军令可是会落下话柄啊!”
夏侯惇好像还是没有听到的样子。
这时曹丕已经驾马飞奔而来,向夏侯惇吼道:“叔叔是想让我父亲死无葬身之地吗?难道不想为父亲留个全尸吗?”
夏侯惇听到曹丕这话全身像中电了一样突然停了手,整个人都定在了那里......这时牵招看夏侯惇露出了破绽,一枪向夏侯惇的胸口刺去!夏侯惇看到这种情况也不再躲闪,只是轻轻的闭上了眼......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