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谥号 (1 / 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9、谥号 (1 / 5)
        熊通要称王,必须像周天子一样有个名号,比如周昭王、周平王之类的,显得很正式、很有仪式感。

        这个名号一般生前是没有的,是在你身故将葬之时,由继任者和大臣按照你生平事迹进行评定,然后给予或褒或贬或同情的称号,这个评定的过程叫做“议谥”。

        所以一个王的名号也称为“谥号”。

        “谥号”也不仅限于天子,先秦时期各国诸侯、大臣也有得谥号的资格,一般来说,你没死就没有谥号,你死后你是什么谥号你也不知道。

        也有例外,比如周文王、周武王等,都不是谥号,是自称,因为谥号是周朝中期周昭王、周穆王开始才开始有的。

        谥号就是用一两个字,对一代君王的一生做一个概括性的评价。

        如果你这一生奋发有为、道德博厚,就给你上谥,即表扬类的谥号,比如成康之治的周康王的谥号“康”,就表示“安乐抚民”。

        如果你这一生好乐怠政、残暴不仁,就给你下谥,即批评类的谥号,比如被“国人暴动”赶跑的周厉王的“厉”,就表示“暴虐无亲”。

        如果你这一生碌碌无为,尸位素餐,就给你平谥,即同情类的谥号,比如被周夷王用水煮熟的齐哀公的“哀”,就表示“遭难已甚”。

        作为一个帝王,你想死后获得一个上谥,在位时必须勤勤恳恳、奋发图强,才能有一个好的名声流芳百世,否则就要遗臭万年,所以历朝历代帝王对自己的名声还是很看中的。

        传说楚成王之子楚穆王弑父篡位,当楚穆王准备谥楚成王为“灵”时(表示“死而志成”),岂料楚成王一个激灵睁开了眼睛,虽然不能开口说话,却急巴巴地似有所语,楚穆王马上反应过来——谥号评的不好,马上改谥为“成”(表示“经纬天地”),是为楚成王,这时他才面带微笑心满意足的瞑目了。

        因为“成”字比“灵”字要好得多。

        楚国在熊仪时期便已经有了谥号,不过楚国的谥法与当时中原的谥法有所不同,楚国是按照你下葬的地方来谥你的号,比如熊仪在“若”这个地方安葬的,他的谥号就是“若”,是为“楚若敖”。

        熊坎在“霄”这个地方安葬的,是为“楚霄敖”。

        熊眴在“蚡”这个地方安葬的,是为“楚蚡敖”。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