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迷茫 (1 / 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6、迷茫 (1 / 5)
        重帏深下莫愁堂,卧后清宵细细长。

        风波不信菱枝弱,未妨惆怅是清狂。

        这句诗出自唐代李商隐的《重帏深下莫愁堂》,虽是描写女子失意的惆怅,但笔法细腻,很好的诠释了熊通当时的心境。

        虽然熊通得到了梦寐以求的王位,迎娶白富美,事业有成,登上人生的巅峰,但他没有如以往的君主一般霸气横扬,弑君的罪恶感反而让他内心忐忑不安。

        这种罪恶感无时无刻都在催促着熊通做出一份事业,希望尽快用不世的功绩,为自己的行为做出合理的解释。他也确实很努力,经常“训以若敖、蚡冒,筚路蓝缕,以启山林”艰苦奋斗的精神来激励自己和手下,对内重振朝纲,政治贤明;对外厉兵秣马,壮大实力。

        于是,年轻气盛的熊通就有了一个不切实际的想法。

        早在熊渠时期,楚国就已经占领了江汉之间的广大地域,控制了长江中下游流域,并给三子封王。但熊眴(蚡冒)对熊渠的做法有不同意见,他认为按照当时楚国的实力来说,还不足以控制长江中下游流域,冒然行动会引起周王室的警觉,还会分散自己的实力。

        熊眴(蚡冒)继位后,首先否定了至熊渠以来的“左”倾冒险主义,认为江汉之地还未牢牢控制,急于称王的举动又违背了闷声发大财的市场规律,主观地夸大了革命力量,轻视了周王室的力量,没有认清势力未及长江下游的客观困难,在扩大疆域方面采取了盲动的冒险的行动。

        造成的后果是周厉王时期,周历王借机将反叛的鄂国(西鄂,今南阳市北)灭国,建立南申国和甫国,一手掌控了南阳盆地进出中原的门户,一盆水彻底浇灭了楚国和徐夷、淮夷意图中原的热情。

        周宣王时期,宣王对楚国实施全面打击,收回了鄂地的铜绿山,加强了随、唐等汉阳诸侯实力,又向南阳盆地新分封轸国、巴国、贰国、南申国、甫国等十余个诸侯国,对楚国实行了严格的闭关锁国政策。

        一个巴掌大的南阳盆地,就被周王室封了上十个诸侯国,人均密度比中原还大,像一个铁圪塔一样让楚国无从下口。

        这样看来周王室对楚国的实力还是比较上心的。

        如果周王室把这样的精力用来防范西戎,西周指不定还要延续很长一段时间。

        在这种情况下,熊眴(蚡冒)开始客观的评价楚国,认为楚国要发展,必须采取先行南下,控制汉水以西、荆山以北区域,然后以荆山、汉水为屏障,积极向东扩展,控制邓国和随国,死死扼守中原部队通往江汉平原的门户,继而关门打兔子,伺机东进,征服秦淮以南地区,再意图中原。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