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黑衣蒙面诉孽缘 (1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章 黑衣蒙面诉孽缘 (1 / 3)
        洛阳城外,牡丹亭中。此处距洛阳城尚有十余里路,而在路边的牡丹亭则是供路人歇脚的地方,虽然名字取得较为风雅,但实际上也不过只是一座小凉亭而已。只是亭子时长有人打理,这才使牡丹亭相较于其他的路边凉亭要更显得干净些,而打理这亭子的不是别人,正是每一个在这牡丹亭中歇过脚的人。

        据传在前朝时曾有一富商途经此处时,命人建起了这亭子。只是他很清楚这亭子今日能建起来,但若无人打理时日久了便会逐渐破败下去,于是在建这亭子的时候便在一旁立了块石碑,石碑上言明,任何人均可在此处歇脚、纳凉、遮风、避雨。但不管是谁,只要进了这亭子便必须稍稍修缮一下此亭,以作维护。因此,这亭子建起来已有百年之久,却仍完整如新。

        此时天空正下着小雨,牡丹亭中有两名女子正在避雨歇脚,两人一人穿青衣,一人着粉裳。湿滑的路面使得路极为难走,而在亭子外的不远处,一辆马车正侧翻倒在地上,车夫刚把马儿解开,正在努力将马车扶起来,不过马车实在太重了些,再加上连日的细雨使得地面泥泞湿滑,凭车夫一人之力要想将这马车翻过身来,实在有些困难。

        马儿在亭子旁边悠闲地吃着草,车夫在一旁艰难地使着力,两名女子坐在凉亭里一边休息,一边收拾着身上的雨水,其中一名女子口中不断地抱怨这该死的天气和这倒霉的事情。很显然,她们二人正是这辆马车的雇主,只是赶路的时候不幸马车发生了侧滑,摔翻在了路边,不得已之下才到这凉亭中歇脚的。

        “这雨什么时候是个头啊!眼看都要到洛阳了,结果车却翻了,好在姐姐你没事儿,不然我可就惨了!要是父亲知道了这事,肯定把我给打得半死!”粉衣不停地说着,而一旁的青衣女子却只是怀抱琴盒,安静地听着。

        “现在正是三月初,有些雨水也是正常的。待再过几日,这雨便不会这么下了。我看这马车夫一时半会儿也是弄不好的,不若我给你抚一曲琴解解闷罢?”可能是青衣女子被那粉衣姑娘给闹得烦了,可能也是因为这样待在亭子里实在无聊,她竟愿意主动抚琴,这可是十分难得的。

        “好啊好啊!月姐姐的琴声最好听了!”粉衣姑娘一听她愿抚琴,高兴得像一只麻雀一般叽叽喳喳地叫个不停,一边说着好,一边又说着那女子的琴声是如何难得一闻。整张嘴好似连珠箭一般不停歇地说着。

        “你要再不闭嘴,我可就没法弹了!”青衣女子解下琴盒,将其打开之后取出一把焦尾琴放在凉亭里的石桌上,十分无奈地开口打断了粉衣姑娘那连绵不断的话。

        “好吧!我闭嘴!”

        终于安静了,青衣女子才将一双手放在了琴弦上,轻轻拨弄几下之后又调了调琴弦,这才开始抚琴。琴声悠然,细雨霏霏。双手素指抚琴弦,一声一曲诉流年。

        曲调悠闲,颇有几分闲适之意,这样的曲调最是适合现在的情景。那琴声宛如天籁,正与这淅淅沥沥的小雨相和,那女子沉醉曲中,正与手中素琴相合。

        一曲终了,亭中却多了一人。来人正是赴永宁寺之约的李凤歌,此时的他身着素衣,独身倚着亭柱,一旁的福伯正将雨伞收起,马车也正停在亭子的一旁。

        马还是那匹老马,车依旧是那辆旧车,人仍是那个眼中带着七分精气,三分神伤的人。只是这一次,多了一名老仆作为车夫而已。

        “福伯!劳烦你去帮忙把那辆马车给翻过来吧。”李凤歌轻声吩咐之后,福伯点了点头随即将手中纸伞放下,踏步走到了马车旁边。

        “你在这儿我不好施展,劳烦让一下。”福伯伸手搭在车夫的胸膛轻轻推开车夫,随后双臂抓住车檐朝着上前方一使力,竟轻而易举地便将那马车给扶了起来。

        一开始的时候车夫还打算拒绝,可福伯的手搭在他身上时却发现这老头看似年迈,实际上却力大无比,只是轻描淡写地一推便将他推到了一旁。而且力道掌握得刚刚好,既不至让自己跌倒,也不让自己继续朝前。

        “好厉害!”车夫愣愣地说道。而福伯却只是轻轻一笑,他年轻时也是一名高手,莫说是扶起这辆马车,便是将那牡丹亭推翻也不过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