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故地重游
前些日子回老家,惊奇的发现小学竟然改成了老年活动中心,那承载了七年孩童时光的故地啊,就这么随着时间的流逝消失殆尽了。
随着记忆的延伸,仿佛回到了2004年,六岁的小娃娃站在校门口,往里看了看,映入眼帘的是简易的操场以及两颗常青树,还有那随风飘动的五星红旗。农村的孩子都应该知道,那时候没有幼儿园的,就有个“学前班”,是跟小学部在一起的。
可能我小时候就不算是乖孩子,男娃娃嘛,喜欢四处疯,但也没有叛逆到逃学的地步。我家老房子隔壁就是小学,记得有一次快上数学课了,发现书没带,我立马翻墙一路小跑到家,拿到书再赶回来,到班上时,老师还没来。由此可见,我家离得是真的近,后门一开,便是学堂。
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也到了上小学的年纪,经过学前班一年的磨合,跟班上大多数同学也比较熟了。记得一年级报名的前一天晚上,堂姐跟我说:明天就要正式读书了哦。说的郑重其事,让我好不紧张。
前卷提到了四至六年级,这次我就试着去探寻最深处的记忆,去思索一至三的某些事情。
说到刚上小学,也就是一年级的时候,有件我至今记忆犹新的小事:一年级的班主任是个年轻漂亮的姑娘,在我们那个封闭的农村,很少见到这样带有书生意气的女子。遥想当年,那天下午,不知道哪根筋搭错了,说了些许**,现在想起来应该是看见别人骂架,学到的一些“好东西”。
小时候的孩子都很崇拜老师,不知哪位嘴长的大哥给校长打了小报告,随即我被叫了出来,只见柯校长揪着我的小圆脸问你说了些什么,然后被带到班主任的办公室,训斥了一番。
我还有一个毛病很突出,就是“懒”。说白了就是不写作业,二年级的时候代课的是个脾气大的农村妇女,她每次改作业喜欢坐在班里,在早读的时候。每次我的作业都叫组长放在最底下,可那一刻还是会到来,我被扯着耳朵拎出教室...
有时开会别人看一眼我的笔记,会说:哟,字不错。其实对我写字风格影响最大的是三年级的语文老师,他有句“名言”:字只要你自己认识就行。随即,我们班男生掀起了比谁写作业更快的风潮。
说完了这些传道授业解惑的老师们,从下篇开始就是个人传记了。用以记载我那群可爱的同学们。艾青曾说过:“为何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只因对这土地爱的深沉!”
对于老家,更多的是亲人朋友共同生活的地方,每每想起这些,心中必然泛起阵阵涟漪。为了生活,现在我们各地奔波,等到年尾,再行举杯。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