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个盛世
崇光五年,公元1651年,福建水师剿灭了海匪刘昌龙,谢裕清的残部,打通了台湾海峡到南海,进而通往南太平洋的航线,次年(公元1652年),由伦敦驶往中国的第一批船队在泉州月港(隆庆开关的钦定港口)靠岸,该批代表团代表英国克伦威尔公爵来朝见中国皇帝,并且带来了大量先进的武器,包括两门十二磅舰炮和制式火绳枪,最重要的是,英国使者带来了许多西方艺术著作。
在文艺复兴结束的一百年里,伟大的西方思想家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的著作竟然能够来到东方这个古老的国度,而明朝人在刘查德(英国驻明朝公使)的翻译下着这些高深的文章,对欧洲所拥有的人格解放美投去了羡慕的目光,而在皇宫里,崇光皇帝也在钻研这这些著作,就像一个孩子在企图搞懂一篇数学著作一样,一开始崇光只能看懂一点,后来,他便被这高雅的西方艺术吸引了,为了讨好崇光帝,费劲心思的英国人甚至还送给了崇光一个米开朗琪罗的雕像,在当时封建礼教达到顶峰的明朝,一个赤身裸体(这是真的)的雕塑怎么都不会得到中肯的评价,但崇光小伙子不这么认为,在大胆的人性美面前,封建礼教什么都是很脆弱地。
崇光七年,公元1653年,崇光命令石匠给他雕了一个裸体像,知到这件事的随身太监立刻告诉了首辅鲁时缘,鲁大人立马就炸锅了,拉着在一旁的处于懵逼状态的宪政大臣杨光远往乾清宫跑,一边跑一遍喊:坏了,坏了,陛下危矣!(记住,后边这两个字份量极重)听到这句话的大臣立马加入了首辅大人的队伍,一边跑一边喊:“不好啦,陛下驾崩啦”,又招呼了一批不明真相的大臣,反正最后不是我的事,万一最后皇帝大人托孤给我,还能血赚,最后,在乾清宫门外站着大大小小三百位官员,有的已经开始抹眼泪了,有的还在和同僚唠嗑。
突然,乾清宫大门打开了,崇光帝从里边信步走出,后边跟着五个太监扛着一个红布覆盖的柱状物体,等太监们把红布揭开后,底下的大臣第二次沸腾了,其实雕像本身雕的是持剑的崇光皇帝,看起来很威武,但,他是裸体雕像…,许多大臣当即跪下痛哭,要求皇帝砸掉这个雕像,更有胆子大者,陆军大臣王钺从旁边的工匠手里夺过一个凿子,想要强行把雕像凿坏,崇光先生当即发怒,命令锦衣卫把王大人拉下去打了二十板子,后来觉得太少,又追加了二十板子,然后崇光皇帝充分发扬他老祖宗嘉靖皇帝的精神,把所有来劝他的大臣都打了二十板子,有几个已逾古稀之年的老臣被打了个半死,崇光看他们可怜,索性把他们免官,打发回家。
对于他的胜利,崇光还不满足,为了压制大臣的嚣张气焰,他甚至把雕像放在朝堂的皇位上,让底下的大臣朝雕像跪拜,在孔孟之道和官位性命面前,坚贞不屈的大臣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毕竟都是来皇帝手下打工,都要恰饭的嘛。
崇光七年,公元1653年冬,由皇家印书馆印发的第一批西方典籍已经收录永乐大典,第二年,也就是1654年开春,各州府也接触到了西方的名著和宗教,甚至个别地方已经开始兴建**堂,公元1655年后,朱熹理学已经被彻底摒弃,人们开始尊崇阳明心学和西方理学,即“人欲即天欲”,在顺天和应天等大城市,女子被准许有了姓名,改嫁不再是不贞,离婚不再是不洁,当然,皇帝的老婆除外,不过大臣们则被限制只能娶两个小妾,在明昭宗继位后,大臣们连两个小妾都不能娶,除皇帝以外,任何人只能有一位合法配偶。
从崇光五年开始,江南粮食产量增长20%,手工业生产总值占国民经济收入40%,而从崇祯**(公元1645年)到崇光八年(公元1654年)这十年的时间里,出海船次(仅在州府登记过的)竟达到十万次之多,保守估计,仅江淮沿海地区的商船便有一两千条,汕板更是不计其数,大明国库由崇祯十六年的20万两,飙升到900万两,每年全国赋税有800万两之多。
为了应对庞大的贸易市场,纸币的优势逐渐显现出来,被朱元璋荒废了两百多年的纸币再一次回到了历史的舞台,在准备金充足的情况下,在崇光十年(公元1656年)时,第一批国家纸币被户部发行,单仅限于贾人使用,凭纸币可到明朝第一家钱庄(银行):应天钱庄兑换银两,简直不要太方便。
截止到崇光十五年(公元1661年),明朝在印刷业,纺织业,军工业,商业方面大踏步前进,进而带动包括农业在内的各行各业的发展,但是,我为什么要说截止到1661年呢?因为在这一年,明朝面临着它重生后的第二次挑战…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