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孤城下的奇迹
公元1645年正月十一日,清军开始向锦州北大门发起第一次冲击,第一波由清军的炮兵轰击城墙,不过他们很快就放弃了,我前面说过,锦州城墙历代翻修后坚固无比,而且清军研制不出开花弹(孔有德,尚可喜之流没有学走)威力实在有限,于是清军又走起了努尔哈赤先生和皇太极先生的老路,步兵,云梯,楼车攻城,但是,现在明军的武器已经不是袁督师时期的了。
袁崇焕时,从葡萄牙倒爷手里倒回的几门红衣炮都是英军的舰炮,装弹速度极其缓慢,就连训练有素的英军,装弹时间也要两分多钟,而骑兵只需要一分钟便可冲到城下,所以…但是经过赵士桢等理工科的科学家改进后,把子母弗朗机和红衣炮结合起来,再打出第一炮的时候用铁钩把子铳拉出炮膛,然后再装下一发子铳,开火效率非常高,普通士兵稍加训练,便可在十秒内完成装填工作,但这种大炮有个致命缺点,就是易炸膛,因为这个原因,最后引发了一系列的麻烦事。
话题回到战场上,锦州北城墙有两个门,一个叫北大门,另一个为定康门,两城墙上各有一门改进型红衣炮,为了提高杀伤效果,明军还特地制作了霰弹子铳,往子铳里压满了几百枚铁珠,一激发,铺天盖地的烧红的铁珠砸向清军,造成巨大杀伤,但是毕竟双拳难敌四手,双炮难敌万人,很快便有大量清军冲到城下,架设云梯,明军的火枪不断射击着,而清军则组织弓箭队对城头上的明军产生极大杀伤,北城大规模减员,北大门守将高文禄奋力死战,多次斩杀冲上城墙的清军,而在轰击城墙的清军大炮,竟然活生生的把城墙轰出个大洞,幸好西城的守将李迎峰率领三百明军及时守住了缺口,城头上的火炮不断倾斜着怒火,底下的清军应声击倒一片,而清军的进攻势头不增反减,照这样下去,锦州失守仅是个时间问题,锦州一旦失手后,山海关将会暴露在清军的攻击范围下,失守也是个时间问题,而山海关失手后,大明的大半个江山都落入了清朝手中,几千万华北人民将被异族统治,这五千明军,将会成为决定大明生死的关键。
傍晚,清军的进攻势头明显减弱,韩昌决定组织敢死队,对清军阵地发起反击,午夜子时,三百精壮士兵,手持长刀,腰间缠上火药筒,临行前,一个士兵交给了韩昌一把短刀,对韩昌说道:“若我活着归来,君可用此刃诛我以示军威”,未等韩昌反应过来,那位士兵便毅然离去,成败在此一举!
进入清军军营后,除了少数巡逻士兵外,防守异常松懈,似乎连士兵都在认为,攻下锦州仅是个时间问题,轻敌的多尔衮默许部下纵情饮酒,但他不知道,死神已经悄然来到他身边,到了丑时,埋伏在树林里的明军悄然摸过来,拔开火药筒扔进一个个营房,而喝的伶仃大醉的清军依然还在梦想里,对敌人的态度果然是成败的关键啊。突然,随着一声枪响,树林中的明军火箭一支支射向清军军营,顿时大火吞没了在梦乡中的清军士兵,在城楼上观望的韩昌看到了火光,他不敢相信,却又不得不相信,他们真的做到了。机不可失,韩昌迅速下令,城中所有军队倾巢而动,杀向清军中营,多尔衮在营房中看到火光,立刻抛弃了他的部队,带着几十轻骑狼狈逃往北方,但事情立马出现戏剧性变化,杀来的明军很快又被清军杀了回去,毕竟清军中营可是有两万部队驻扎,明军迅速溃败,但因为主帅多尔衮跑路了,清军组织不起有效进攻,各个营之间协调非常差,神经质的清军在混乱中甚至砍杀了不少自己人,有的将领坚持进攻锦州,而有的却跟着多尔衮跑路,很无奈,后者占了主流,大部分清军士兵丢盔弃甲,毕竟生命诚可贵嘛。
黎明时,韩昌清点了一下,明军阵亡一千二百多人,而据清军战后统计,清军阵亡八百二十一人,烧伤九百余人,中营的辎重,弹药几乎全部损失,多尔衮下令后退三十里驻扎,暂时停止对锦州的进攻,天边似乎真的出现了曙光…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