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章 少年当自强 (1 / 3)
洛阳不愧为中国七大古都之一,虽然现在是东汉末年,民生逐渐凋敝,但城内依旧可见繁华景象。李道凡早上从乡村赶到这里,约莫二十里路,没有车马,全靠双脚,因此当下早已觉得饥肠辘辘,疲惫不堪,便在城角寻了个小摊,买了一碗稀粥,一些当地的小吃来填饱肚子。吃饱喝足后,李道凡打听了一下当前的情况。现在依旧是灵帝执政,黄巾之乱没有爆发,董卓也还没有进来。不过李道凡清楚的记得,光和七年(十二月改元为中平元年),也即是距今还有一年多一点的时间,黄巾起义开始爆发。留给他的时间并没有多少,如果不能在起义爆发前谋求一份出路,那么未来的结局很可能是自己成为流民,然后在起义中死掉。
细想之下,李道凡列举了现在及未来几年内将会在洛阳出现的人物,董卓,袁绍,袁术,曹操,李儒,贾诩,王允……董卓肯定不行,这家伙一进洛阳就开始堕落了,后来死的贼惨,还连累了老母亲和自己的孙女。而李儒,贾诩都是老谋深算之辈,一不小心就可能被他们阴死,排除掉。王允弄了个美人计,后来也死掉了,不行。那么只剩下二袁和曹操了,具体选谁李道凡当下还没有底,只能接触后了解其为人再做决定。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虽然作为一个穿越者拥有先天优势,但李道凡不会傻乎乎的全以教科书为准,更何况自己还是个变数。
……
千里之外的某个村庄里,有三个大汉正在商议事情。“大哥,咱们的太平道成员已遍布青、徐、幽、荆、扬、兖、冀、豫八个州,道徒达几十万,是否要现在就行动。”其中一个身形较矮,体形壮硕的大汉说道。中间为首,衣穿道袍的男子看着地图,脸色有些阴沉,“再等等。二弟,三弟通知各方渠帅,稍安勿躁,且先再练练兵,待时机成熟后覆灭汉朝。”“诺!”二人答复后便离开了村庄,各种奔向一方。道袍男子看着他们远去的身影,手中紧紧握着一块绣帕,自语道:“苍天已死,黄天当立,我张角定要亲手覆灭这汉朝,建立一个太平盛世!”
……
黄昏时的洛阳城显得有些萧索,仿佛暗示着东汉这个王朝也即将走到尽头。李道凡趁着余晖离开了洛阳城,回到了小屋。虽然被许多与家主生前交好的友人拒之门外,但所幸还是有好人,因为受到家主的恩惠,一直想要报答这份恩情。在他的帮助下,李道凡谋得了一个佐史的职位。佐史,县官属吏,月俸八斛,掌文书。官职虽然算是最低层次的,但李道凡并不在意,毕竟月俸对于主仆二人来说已经足以维持生活了,而且不会卷入到上层的政治斗争中,算是一个合适的选择了。
“公子,你回来了。”
“嗯,明天就要赴任,未来的衣食有着落了,家里一切事务靠你了。”李道凡心情有些愉悦,无论是在这个世界还是在那个世界,这都是自己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份工作,内心难免感到一丝激动与紧张。说罢,李道凡将赴任文书给婉儿看了看。
丫头却并不高兴,道,“家主生前对这些人这么好,这些人却拿个佐史来欺负我们。”
……
时光匆匆而逝,很快便来到了光和五年末。李道凡经过这么多天的生活,渐渐习惯了东汉末年的作息方式,也对于东汉末年的民生民貌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期间,李道凡的佐史工作完成的很好,这大概是因为穿越前的思维方式优于古人,所以在处理事务上得心应手,经常受到上级的夸奖。李道凡对此也很自豪,毕竟他之前从未工作过,还担心自己能否做好这些事务,结果证明依靠自己的实力还是能行的,这给了他很大信心。即使自己对于三国的历史不是特别熟悉,仅仅停留在名将谋士和一些事件上,但靠自己的智慧也一定能够大放光彩。
工作之余李道凡将全部时间用在向上级孟老头借来的几本书上,《左式春秋》,《孟子》一类的书看了好几遍。不是因为他李道凡爱读书,只是因为在这个世界没有什么娱乐活动,就只能靠读书打发时间。在读书过程中,李道凡发现自己的记忆力和理解力大大增强,往日三五天才记熟的文章现在只需要一天左右就能记熟,虽然达不到过目不忘的层次,但自己的资质估摸着也是由中下品转为上品了。琢磨了几天后李道凡估计这是因为穿越后自己的“灵魂”(精神)力量大大增强了,这大概算得上是一个意外之喜。对于李道凡疯狂读书的表现,孟老头表示要不是自己没有女儿,不然早就嫁给他了。总之,这几个月下来,李道凡和同僚相处的还算融洽,没有乱七八糟的意外发生。
已是年末,李道凡领了俸禄后便向孟老头告辞,在街上采办了些许年货回到了小屋。
“公子,你买这么多肉啊!”婉儿穿着厚厚的衣服,在屋内等着李道凡回来。
“不是过年了吗?过年自然要多吃点肉,还要换新衣服。”李道凡将这一大包东西放在了桌子上,脱下了外套。作为一个穿越者,李道凡虽然知道节俭过日,但同时也觉得该花就得花,正所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在这种思想观念的影响下,每次领完月俸,李道凡都会拿出其中大部分买肉和菜,剩下的小部分储存着。几个月下来,婉儿的气色比之前好了不少,个头也长了一些。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