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今一切待从头 1、拨去记忆的尘土 (1 / 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而今一切待从头 1、拨去记忆的尘土 (1 / 2)
        这是一个有上百间泥墙草披的村子,村子中间有个前后两进的院子,前面是土墙,后面房子就厉害了,是这个村子第一个砖墙铺瓦的房子,那是村长家,当时老人对孩子鼓励的话更多的是:”好好念书,长大住砖墙瓦顶“。

        村子位于两个地级市三个县的交界处,从远处看,低矮的房子全部被高大的树木挡着,更像是在高丘上的一片森林。在90年代初,这样的村子贫穷和落后并不鲜见。在这个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满全国的时候,”打工“这个词在村子里还没被人提出,村里人的认知里也没有“创业”这个词。村里人普遍的认为:人只有读书才能走出去,不好好读书,活该一辈子在田里过活。

        5月份的村子,是很忙的一个时节,一边要将收割的菜籽脱壳、晾晒,然后装袋拉回家储存,一边还要犁地、放水,准备插秧。双抢时间(抢收菜籽、抢插秧),学校也会放假,美其名曰:农忙假,貌似进入21世纪就已经取消了这个假期。

        其实农忙放假并不是指望学生回家参与农忙,更多的是因为老师要回家参与双抢,这个时代的小学老师,公职的较少,更多是“民办老师“,类似于现在的聘用制,只是不是学校聘用,应该是政府教育机构直聘,与前世学校聘用不同的是,这种聘用会随时间和资历的积累,通过简单的考试可以转为公职教师,所以这个时代的老师收入不高,靠工资是养**一家人的,还是要靠着田里的收成。

        下午的村子里很安静,大人在村下面田里农忙,大点的孩子在帮父母的忙,做些简单的农活,而小点的孩子就在村子里玩耍。

        “峰子掉粪池里去了”一声童音的尖叫伴随着几只狗的汪汪声,打破了村子里的宁静。粪池因为是为田里蓄肥,所以在村口的位置,离农田较近,离得近的几个大人,听得清楚,扔下要插的秧苗就往村口跑,跑得最快的是易绍峰的二姨父,叫赵世法,他用过滤菜籽外壳的耙子将易绍峰捞了上来。

        “孩子有没有气了”),边上易绍峰的邻居德林婶紧张和关切的说道,

        “还有气”按了两下肚子赵世法松了一口气,易绍峰的父母也在底下河湾旁农忙,听到后带着大女儿跑了过来。

        “孩子暂时没大碍,还有要送到医院去洗一下胃”村里一个当过兵的大爷一边说着,一边将易绍峰身体翻了过来,脸朝下,膝盖顶着肚子,稍用劲的下压。稍安稳后,父母从村里的老人家里借了一个简易担架,抬着易绍峰就去了镇里,到了镇医院的第三天早上,易绍峰才缓缓醒来。

        坐在病床上的易绍峰,看着这个陌生陈旧的环境,看着自己麻杆一样的胳膊和腿,不知道该庆幸或者伤悲,告别前世潦倒的人生或许是值得庆幸的,但是再潦倒也有自己的老婆和女儿,还有年迈的父亲余生怎么渡过?

        “小峰,你醒了”

        一个语带惊喜的人,走了进来;看着微胖的母亲,那张还算年轻的脸,易绍峰觉得重活一生真的千值万值。

        母亲名叫熊运莲,因为这个姓,易绍峰被村里的小孩笑话过很多次,说是熊生的。前世母亲在易绍峰不到30岁的时候,因为脑出血,在医院重症病房内住了26天,还是撒手人寰了,前世父亲也是身体不好,先是小脑梗塞住院了一段时间,没两年又是心梗。这一世看到母亲年轻的脸,易绍峰首先想到要带父母去做一次全身检查。不过看看自己麻杆一样的身体,唉!

        “妈,我怎搞在医院”

        在母亲那前言不搭后语的描述中,易绍峰总算搞清楚了,自己在粪池里重生了,唉!想想真污,记得前世自己八岁的时候好像已经会狗刨式了,搞不懂怎么还会被淹,不过想想在粪池里游泳的画面,幸好两天一直打点滴,没吃东西。

        “妈,我爸呢”

        “你爸昨天听医生讲没事就回去了,今天过来,家里田还有很多没什弄完,晚上你大姐二姐在家也不放心,你可饿?妈去买个火烧给你吃”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