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 (1 / 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长城 (1 / 2)
        古有工匠建长城,今有文人记往事。

        我国的万里长城,可谓是驰名中外啊!

        长城为中国古代防御工程,是一道高大,坚固并且连绵不绝的高墙。

        但是,它不仅仅是一道连绵不绝的高墙,而是以城墙为主,城,障,亭,标相结合的防御体系。

        同时,万里长城也是中国古代修筑时间最长,工程量最大的一项古代防御工程。

        从西周开始,就延绵不绝地修了两千年。

        在春秋战国时期,列国争霸,互相攻打,防守,于是长城的修筑进入了历史上第一个高潮。

        但是这个时候,修筑的长度都比较短,直到秦国灭六国,统一天下之后,开始连接,修缮战国时期的长城始有万里长城之称谓。

        自秦始皇开始,只要是统治着中原地区的朝代,几乎都要修筑长城,像汉,晋,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宋,辽,金,元,明,清等十几个朝代。

        据史籍记载,秦统一六国后,始皇派蒙恬将军带30万人,北伐匈奴。蒙恬斥逐匈奴后,以黄河以南土地为44县,筑长城,利用地形,沿黄河、阴山设立屏障要塞,北面和东面沿赵、燕的旧长城,西面利用秦昭王的旧长城,连接起来,西起临洮(今甘肃省南部洮河边),东到辽东,绵延万余里。这条秦长城,在今天的长城以北很远的地方。

        秦长城是用夯土的办法筑成的。从现在临洮北边秦长城遗址可以看出:最下一层是生土,土上有一层压得非常坚实的黄土,黄土上筑起有夯土层的城墙,夯土层为黄色粘土夹碎石。这虽是早期的夯筑办法,却创造了人类建筑史上的奇迹。

        到了明朝,技术就比较发达一些了,生产的砖块已经可以供应长城的修筑。

        明朝的长城在许多重要的地段采用了砖石垒砌城墙,所用的建筑材料更多了。除了土、石、木料之外,还需用大量的砖和石灰。这些建筑材料也都采用就地取材的办法。

        砖瓦都是采取就地开窑厂烧制,石灰也就地采石烧制。修筑关城和堡子、敌台房屋用的木料也就近采伐。如果近处没有可供采伐的林木,就要从远处采运。

        在每一段分包修筑的施工组织中还专门设置了办料的部门和石场、窑厂。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