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中国之责 (1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39章 中国之责 (1 / 3)
        明末最大的问题是天下粮食不足。

        人没有吃的为代表的物质生活资料,就不可能生活下去。

        人没有精神生活,那将生活得无味,没有精神生活的人类也将和普通动物一样的生活,甚至还不如动物。

        获得物质生活资料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精神生活,人类应该有更多更美好的精神生活。

        人类不但要存在下去,而且要生活得更美好。

        物质资料是人类存在的基础,精神生活是人类发展的基础,也是人类生活得更美好的基础。

        不能向自然界长久的获得生活资料的民族,是无法长久存在的民族。仅仅为了一点吃的而思考的民族又是没有前途的可悲民族。

        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二者不可或缺。

        精神生活也种类众多,丰富多彩,其中最主要的内容是能体现人活着的价值。能为后代提供生存的必须物资,能让女朋友快乐,能让众人愉快,能创造或维护太平盛世,能创造精神财富,都是让人感到自己存在的价值体现。

        明朝的士族就是强行的垄断人的生存价值,只承认士族有存在的价值,否定士族之外的人的生存价值,其它人都是简单的粗野的劳作者。

        此崇祯到了明朝以后,就是从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两个方面改造大明。

        明末造成粮食不足的主要原因是产出的不足,产出的不足的主要原因是地主豪强无限制的兼并土地,兼并的土地先以优质田和有水源的田地为先,兼并土地导致许多农民破产成为流民,许多较差的或劣质田荒废。再加上天气的异常,自然灾害加剧了农民破产的危机,危机出现了后,一些强人又结伙为盗贼,盗贼本身就减少了生产的人数,打击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又间接的导致生产人数的降低。最后出现了后金那种由打猎的民族转化猎天下人的极端军事集团。

        崇祯还在信王时期就开始训练侍卫,练就一种武力,从打击地痞流氓开始,发展到清除恶霸,打击路边土匪,到进入山寒清剿土匪,局部的建立和恢复生产秩序。

        后来组织力量,兴修水力,筹建特区,克服明末政府的不做为,改善耕种条件。

        再后来建立与特区居民共同生存的制度,动员特区居民共同保卫特区的体制,并制定一些抚恤政策。

        在精神生活上,崇祯无法改变士族,或对士族施加有效的影响,因而起用庶族力量,壮大发展庶族力量。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