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41章 与占城的冲突 (2 / 3)
了解到占城有政府支持的海盗后,南海省再次将事情升级,并把情况上奏的北京的皇帝。崇祯收到情报后,反复考虑后,要保护南海商路,就必须向占城用兵,没有其它方法,最后,还是决定对占城用兵。
海域安全也与平定后金同等重要,南海的安全,是向南海采购粮食和进行贸易的保障,只有粮食足够和经济搞活了,才能有条件较好的战胜后金。
决定对占城用兵后,南方三海洋省和南方沿海省迅速准备,组成以南海舰队为主体的南征舰队围剿海盗,再抽调出两个海防旅,一个海军陆战团,准备上陆地征战。
占城国的海盗船都是小船,基本上没有与大明大舰队一战有实力,港口顺利的占领了,然后陆军上岸,再后是直接攻向都城。攻击都城的战役与孙承宗攻打永平城相比就简单多了,几炮就把城门轰开了,接着陆军入城,占城王迅速投降了。
占城国的主要人口是占族人,受南亚文化影响较深。占城国也和东南亚各国一样,征战不断。
占城国也受到了中华文化影响,有史记载的是,占城最初记载的历史是汉朝时期。占城最初是汉朝扩展的疆域,在占城地区设立了象林县,由当时的南日郡管理。
公元137年,象林县功曹之了区连起兵杀县今,自立为占城王,脱离汉朝的统治,为占城历史记载的开起,也是占城国历史的开始。
占城国时强时弱,与周边民族都有战争和冲突,也曾经远海出征过马来西亚地区,北部最北与交趾交界,曾拥有河静省地区,后中途曾被交趾占领过。
明军到占城之时,占城国名义上是安南国的藩属国,自己拥有眉公河出海口的三角洲之地盘。当时占城国与安南国南方的阮氏政权联合,共同抵抗北方的在交趾地区的郑氏政权。
东南亚各国都是军事帝国,主要的是扩张地盘和收税,基本上没有花多少精力在发展社会和改善国民的生活上,总是处于你打我我打你场合中,好在武器比较原始,几乎没有热武器,破坏力有限。
占城国本来有众多的军队,但军队的大部分都派往到边境。在北方有少部分边境的军队,主要是在守卫与阮氏交界的边界,预防阮氏对占城的完全并吞。占城的军队产要在西南方,在攻击吴哥国。
攻打吴哥的军事取得了很大的成功,攻入了吴哥腹地,占领了大片土地,因而国内的驻军都派往支援攻打吴哥的军事行动。
拥有炮火和逐发枪的大明新军,用了很小的代价占领了占城国的都城。当时的占城王愿意投降明军保命,明军不是东南亚的军队,占城王不投降也不会杀,投降了更好,正好运用占城王对占城的影响,稳定占城国地区。
根据当时情况,大明军用少量兵力占领现有区域,主要兵力带着占城王进入吴哥收编进军吴哥的占城军。
占城王在占城军中还是有地位,在大明军进入吴哥的路上,许多占城军都接受了收编。收编后的占城军,成为结束吴哥战争、扑灭战火、平息抢劫的力量。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