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五窑四楼 (2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十四章 五窑四楼 (2 / 3)
        青色,是谪仙镇的主色,地上的青石板、立起的青石柱,光洁的石凳、齐整的连廊,若是镇中有条河,还以为是到了廊南水乡。

        同时,这也是一个瓷器世界,比以往所见的任何都要纯粹。生活在这里的人都是不疾不徐,也见不到随处吆喝的店家,一切就好像瓷器本身一样,安静内敛,懂与不懂,它都在那里。

        其实大齐有很多这样文化氛围极浓的地方,宏州有这个陶瓷之乡,盛州还有松墨之乡,廊南就更多了,古糖、花酥、雕艺、绣工等等五花八门,当今正是它们蒸蒸日上的年代。

        有关谪仙镇的传说故事实在是太多了,这里只有一位仙人,虽然很多人都说不出这到底是哪里神仙,但对谪仙镇的影响异常之大。随处可见这位仙人的形象,有时他出现在柱子上,有时出现在大壁画,有时出现在酒器上。

        仙卧明月秋,风盛贯穹楼。

        这便是响彻大齐的“五窑四楼”,五窑产瓷、四楼纳客。

        “风楼”“盛楼”“贯楼”与“穹楼”,是谪仙镇最响亮的酒楼招牌,从它们的名字不难发现,身处宏州的谪仙镇却纳了盛、贯二字。此间是否巧合不得而知,但谪仙镇这个位置着实值得让人思量。

        宏西北六郡,谪仙镇处于中心位置,而且这里西近贯州、南连盛州,往北不足百里便是大漠,北三州虽以宏州为最强,但宏州主城过于靠东,对整个廊北谈不上辐射。

        如果谪仙镇要往出走,那东西南北都是大路,更妙的是,这个地方北三州的人都有好感。

        这种有共识的好感其实很重要,也很难得。

        如今,宏州人一说起贯州人,总是下巴一翘撇个大嘴噫的一声,“穷成那样的鬼地方还是不要去了”。贯州人一说起宏州人,那更是少不了脏字,“**仗着几个臭钱牛气什么,还不是摊了个好爹”。夹在中间的盛州人说起宏州就是抢老子资源,聊到贯州就是挨个不靠谱的土鳖,整个身价都给拉低了。

        往远了说,廊南看不起廊北,岭南也看不起岭北。

        这些世俗观念影响到方方面面,州与州的镖局不对付,何尝不也是含着种种偏见,只是谁都不会当面提罢了。

        惟独这谪仙镇,静谧安详好似可以抹去一切,云鸿在此走了半日,便深深看中了这里,不吵不闹刚刚好,可惜终究只能是歇足之地。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