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一章 差距 (2 / 4)
“高通计划”中的高通是“通行、通信、通能”三通。
先说通行,原本是研究传送阵网络的,后来发现难度太高耗资太大,不得不中途搁置了,直到盛武皇继位才重新拾起千年前这个计划,把建设传送阵网络改为陆空两级高速公共出行网络,即高速符车轨道网和反重力浮空联通航路网,二者可以补充符道通行能力,一方面提高血刀军大规模集团部队的机动力,另一方面方便平民出行和加快货物流通。
这些是官方说法,据小道消息说,实际目的是加快对外扩张之路,加快殖民速度,这个与学堂关系不大,暂且不谈。
通能指的是把神阙中储存的能量民用化,神阙收集的能量主要有三种,一是民众信仰之力,二是太阳火精、太阴月华和星辰光华,三是地气灵脉能量,这三种能量原本有两处用途,一是皇室、官府和军队修行者修行使用,二是监察入侵防御敌人;
高通皇提出在神阙储存能量的修行用库、防御用库和后备用库外在加一个民生用库,专门为百姓提供便利。
神阙收集的能量经过分离净化后,一部分精纯温和利于修行,这就不必说了,谁都不嫌修行资源多,神阙收集的能量多,但大乾国要养的修行者数量更大,这部分能量是对灵石矿脉的极大补充,从来都是供不应求;
而剩下得一部分能量相对于修行者来说太过狂暴而且杂质过多,容易损伤精密的肉体和灵魂,而且会污染真气法力,拿来修行的话容易走火入魔,光是后续的纯化工作就要浪费很长时间,实在得不偿失;
但是在神阙技术还没有突破的情况下,可修行能量转换率只能维持这个程度,不可修行能量过去都是军用的,即爆炸性武器制造、法器充能、符篆强化和防御性阵法能源供应。
但高通皇提出不可修行能量民用化,只要位于乾国境内,毗邻神阙网络,从官府报备后都能从神阙这个庞大供能系统中接来能量,供给日常生活所需,所谓的神阙网络就是分散到每个镇子的符道,不说城镇里的居民了,就是偏僻的王家村也是能开通的。
通能的灵感来源于一个普通的京都居民,他抱怨地火太难控制而且普及率太低,只有修行者才能使用,普通民众做饭什么的必须要使用柴薪木炭(这个世界没有煤和石油等能源),实在太麻烦,而且京都房价高,地贵,做饭更是不易。
于是高通皇把能量过剩的神阙开通一部分,使其逐渐民用化。
像府城那些繁华地方符道级别高,只要在官府报备后,神阙能够自动在其家里衍生出一个微型家庭版阵法,此阵法不入流,但是有基本的供水加热控温之效。
“通能”原本就是为了替代柴薪和人力,相当于前世的水电,价格相对而言并不高,大乾国中等收入家庭都用的起。
学堂是为了培养祖国的未来栋梁之才的,不说随时接触乾国的高级修行技艺,但不能总呆在这么落后的环境里啊!
看看学堂里面的供水系统,完全是靠人力担水,然后凭借水塔水压给每个水龙头供水,这般落后!不说有柳府里面每个房间都配套的无根水阵,随时从外界云层空气中采集纯净的含灵无根水,在神阙弄个接口,布置一个能量转化符阵达到从地下抽水的目的总行了吧?
再看看学堂里的环境控制系统,竟然就靠着那五亩多的下下品灵地中的半灵植来聚灵控温,整个学堂也就一个基础防御阵,太落后了!不说柳府里一阶顶级组阵,可以根据主人意愿聚灵控温控湿控风控色,府邸里面四季如春,但怎么说都要有个微控阵法吧!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