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三章 渴饮胡血,将军蹈火 (1 / 3)
江,河,淮,济,为四渎。
从考古发现来看,济水、黄河比起淮河、长江的“资历”要老,当济水、黄河周围开始会盟诸侯的时候,这两个地方还是东夷、南蛮。
但经过虞舜南游、大禹治水、太康失国、盘庚迁都、泰伯奔吴、周天子封邦建国、楚国崛起、秦灭蜀等等一系列民族融合事件之后,成书与战国秦汉之间的《尔雅》是这么写的:
“江、河、淮、济为四渎。”
虽然没人会闲的蛋疼去为一条河争名头——虽然河伯、无支祁是比奇相、清源公的名头大——但长江、淮河的地位提升,是不可争议的事实。
等到汉朝轰然倒塌,围绕长江、淮河,更是来了一次又一次耳熟能详的大战。
而这些大战,几乎都集中在两个地方,南阳盆地,淮河中下游。
淮河中下游,孙权北伐给张文远送了十万人头,曹丕五路伐吴惨败而归,苻坚在淝水被人杀了个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南阳盆地,刘玄德弃新野走樊城、曹老板大败淯水都发生在这里,更别提盆地南部的襄阳、樊城,关二爷北伐被阻于此,后方被捅了刀子,功亏一篑。
守江必守淮,保扬必保荆,这两个地方,对于偏安南方的朝廷来说,那就是心血管、大动脉,先打襄樊战役,再取淮海之敌,剩下的地方那就是传檄而定。
所以,哪怕在这个时候,南宋朝廷还把两淮地区、荆襄地区掌握在手里,历史上丢了襄樊之后,两年失淮扬,五年就亡了国。
这还是南宋朝廷是衣冠正统、元兵残暴的缘故,换作常凯申和我朝王师,丢了襄樊之后四个月丢淮扬,十个月就被赶下海去了。
然而现在,握在手里的这两个战略要地,被人一下一下的掰开了手指头,我们都知道,大拇指在一只手里最有力量,大拇指废了,一只手也就做不了什么事情了。
樊城,现在就是这个大拇指。
牛富,是镇守樊城的兵马总管、统制官,来自南宋朝廷握紧的另一只手,他的家乡霍丘就在两淮。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