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31章强爷(1) (1 / 2)
八月秋来,咸阳郡治长陵邑一片繁华。这时,在东道上天使官一路风尘来到郡衙,“圣旨到,咸阳内史王猛听宣!”
王猛赶紧面北朝南肃静接旨,就听得天使官用抑扬顿挫的声音念道,“咸阳内史猛声彰出纳,所在著绩,有卧龙之才,宜入赞百揆,丝纶王言,可征拜侍中、中书令、领京兆尹。”
王猛一听大感意外,没有想到天王苻胜对自己是这般重用,遂跪在地上,恭恭敬敬领了圣旨,谢了天恩。然后与天使官相互寒暄,自不必说。
在这三九个字的圣旨里,天王苻胜一上来就表彰了王猛在咸阳内史任上的显著成绩,接着用了《尧典》:“夙夜出纳朕命”中的“出纳”喻其功威显著,美名远扬,有实践经验,紧接着大赞王猛具有诸葛亮之才,所以应该入朝柄政,总领百官。
“丝纶王言”是苻胜取用《礼记·缁衣》:“王言如丝,其出如纶”之意,君王的言语,如丝之绵长,如纶之垂展。苻胜用在这里喻其殷殷之情,天地可鉴,是表示对王猛的信任和期望。
王猛由郡守一级的咸阳内史任上,骤升为侍中、中书令、领京兆尹,三官加身,宠荣罕见。要知道,侍中不仅为三公的加衔,而且直接参与朝政,掌诏命起草等。
中书令,在西汉时多由皇帝最信任的人担任。司马迁曾任此职,是中国史上第一位中书令。汉元帝时中书令权势甚至比丞相都大。现在天王苻胜将其职授命给王猛,形同丞相。
京兆尹,如同长安市长,掌治京师畿辅全面,参与朝议,治所在长安,那权力是十分了得。也可以是管理着京师所有人的吃喝拉撒尿。什么地方势力、什么一方市民,统统属于王猛管理。
另外,奉诏讨逆的骠骑将军邓羌、秦州刺史啖铁等,也已将高离讨平,现在鲠直不阿的邓羌,被诏命为御史中丞,将与王猛一起协规齐志,整顿纲纪。
王猛到了京兆尹任上后,这一天他命人将一些积案的文书,都拿来给他看。他看着留意着,就把比较突出的案子档案,投放到了一边。在他初步看来,这里面可能有错案、冤案、假案等,一共有二十多件。
这时,他看着看着,就注意到一个名叫强德的人。因为自己在朝为官时间短,对有些大贵勋臣还不太了解,只知道他是国舅、特进、光禄大夫,其他情况就不清楚了,遂向左右打听。
王猛问后,见左右几个人面有难色,看来是不想讲或者怕讲。见此,王猛不由得一愣,心说强德怎么了,我得了解了解。
临近中午,王猛一个正在整理文书,闻有人敲门,他让了一声:“进来!”
门声一响,进来一名文案(秘书),他低声说:“王相公(这里的相公可不是后世那个意思,而是丞相的别称),小人知道一点强德的事情。”
这位文案姓马名宁,王猛到任没有几天,也不怎么熟悉。不过,他倒是讲出了一点实情。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