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践灭吴(上)( 鲁哀公二十二年,公元前473年,春秋第二百五十年) (1 / 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勾践灭吴(上)( 鲁哀公二十二年,公元前473年,春秋第二百五十年) (1 / 2)
        鲁哀公二十二年,公元前473年。

        厚重的春秋历史已经进入了尾声,沸腾的战国时期就要来到。江湖上曾经崇尚的王道、仁义的风气,已经渐渐的被吞并和鲜血所埋葬,当年那些任凭风流的诸侯国,一个个的凋谢和没落,成了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景象。

        剩下的一些,只是那些在春秋中曾经称霸一时的大国,凭借着老底子,还是苟延残喘,渴望着浴火重生的时刻重新到来,但是历史的车轮是滚滚前进的,所以这总归是一场无奈的梦境而已。

        春秋时期首屈一指的晋国,已经是风雨飘摇,多少年来的六卿制度,终于酿成祸患,上演了一场兼并的好戏,在这场大哥国家内的争斗,也逐渐的演变成了中原诸侯的纷争,导致各个诸侯国开始重新洗牌,孱弱了被淘汰,丧地失国,退出历史的舞台;强盛的还在延续自己的生命,但是原来的根本却已经发生的巨大的变化。

        这里面,在中原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就是:晋国、齐国和卫国,因为他们的变化就发生在这个时间的节点上,或早,或晚,都是一道春秋末年的风景。

        晋国,六卿(中行氏、范氏、智氏、赵氏、韩氏、魏氏)已经被四卿(智氏、赵氏、韩氏、魏氏)所代替,随后,四卿中,智氏又被淘汰,演变成了赵、魏、韩三家独大,这就是三家分晋的渊源,也是春秋和战国的分水岭。

        齐国,是春秋时期第一个称霸的国家,但是首任霸主齐桓公,没有处理好接班人的事情,导致齐国霸业昙花一现,马上就沦落成二流的国家,这个教训真是令人深思,好在,齐国的地理位置优越,处于春秋争霸国家的外圈,国力强盛,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一直延续到了战国的舞台上,但到了春秋末年,齐国的国政被田氏(陈氏)所把持,最终进入战国的初期,就上演了田氏代齐的情况,那时的齐国,虽然还是叫做齐国,还是老班底,但是国王却发生的变化,由姜齐变成了田齐,也是一场令人唏嘘的事情。

        卫国的结局更令人悲伤,在强手如林的诸侯争霸中,他倒下了,灭国了,并没有在战国时期继续走下去,终于成为了历史上过客。

        春秋时期的南北大对抗中,南方的楚国,曾经绝对是个晋国一个级别的大哥诸侯国家,但是自从晋国开展的三驾疲楚的战术后,楚国开始没落,不修内政,残害大臣,终于为自己培养了很多的掘墓人,他们纷纷的流亡到了北方和南方,流亡到北方的就有了“楚材晋用”的成语,流亡到南方的就有了“掘墓鞭尸”的成语,其实这就是楚国两方向上敌对势力。

        楚国的终结者是吴国,虽然在吴国的攻击下,楚国尚未名义上灭国,但是实力的大损,也等同于灭国的道理一样,从此后楚国基本上失去了争霸的可能性,游离于二流和一流高手之间。

        吴国是新兴的霸主,甚至连北方的晋国都要让他三分,可是吴国在解决自己后方的敌对势力上,没有做到心狠手辣,早强盛的时候,直接灭掉越国,导致后来越国的复仇,在吴国大举北上称霸的时候,越国趁着吴国的国内空虚,很痛快的打了一个翻身仗,终于将吴国刚兴起的高潮,打入了低谷,吴国的称霸很短暂,很有争议,这样短命的霸主,真是有点说不口来,所以,吴国也是春秋时期较有争议的霸主国家。

        吴国的灭国已经到了迫在眉睫的时刻了。

        因为,越国经过这几年的伐吴之战,已经树立了强大的胜吴的信心,士气上完全超越的吴国,现在的吴国已经是苟延残喘,就剩下越国那最后的一击了。

        越国上下跃跃欲试——

        越国的父老兄弟们,都纷纷来到月王宫内,请求勾践说: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