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十五章 军阀之路 (1 / 2)
大约半个月后,宋师爷已经按照要求把幕府人员以及章程起草完毕。
此时的李駿默正在书房里,仔细的阅读着。
不是李駿默想不出更好的管理模式了,他也想照搬后世那些先进的管理模式。可现在的明朝人,却不能接受呀!在明朝或者可以说在历来的皇朝统治时期,都已经根深蒂固的把儒家之道潜移默化的种进了老百姓的骨子里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已经成为一个无法横越的鸿沟。
就在去年,因为李駿默开办的新式学堂,新式学堂还主要是以私人免费招募的方式,招收学员。教授文理军匠等科目。可就这样也没逃脱被告的命运。在他治下所谓的大部分读书人,都认为读书就该读圣贤之书,这些个理数之法就是淫巧。所以在几个大土豪士绅的串联下,联合几百人血书联名上书山东府台,告他李駿默有辱斯文,不尊圣贤,与民争利并创建妖学误人子弟之罪。最后还是李駿默花费了十万两白银。让宋元去打理登州水师营与山东府台等各处,才把这事给压抑了下来。而在真实的历史上就教育这一块来说,大规模以学校方式教语数理化等学科的新式学堂也发生在清末。而真正大规模让普通老百姓的子女都有学堂可以读书,那也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的事了。所以你可以想象在古代封建社会,这个阶级的固化有多严重了,而在明朝这种严重性就更有复加了。
“嗯,不错就这样执行吧!”李駿默看完后,对宋元说道。
“是的,大人。”宋元恭敬的接过李駿默对他文案的批复,这才退出书房。
…………………………………………
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北京城。
朱常洛被立为太子,国本之争结束。在这场旷日持久的交锋中,申时行、王家屏、赵志皋、王锡爵等四任内阁首辅被迫辞退,明王朝中央即地方官员三百多人参与其中,其中一百多人被罢官、廷杖、解职、发配充军。直到在李太后的干预下,这才不得不立皇长子朱常洛为长子。
同年统一了女真部落的努尔哈赤,于满洲创建了八旗。并与同年年十二月率领进贡使团进京朝贡。
努尔哈赤的崛起,其实与当时明朝辽东总兵李成梁的民族政策有很大的关系。女真各部本来就依靠游牧狩猎为生,生性豪迈好斗。李成梁当时为了威慑各部,一直利用各部之间的矛盾,让他们自相内斗。同时又大力扶持建州女真努尔哈赤部。努尔哈赤也就通过合作,贿赂等手段与辽东李家的李如松、李如柏兄弟等保持了密切的关系,又在李如柏等人的斡旋下,获封大明王朝二品龙虎将军,也成为明朝辽东边军的得力将领,还多次亲自上北京朝贡。
努尔哈赤还在师爷赵瑾轩的帮助成立了一个情报组织,通过贿赂,渗透,收买等手段得以洞悉明朝的内外虚实,甚至可以好不夸张的说,不论是对大明王朝的风土人情,还是对明军军制军备及战斗力,努尔哈赤都已经是洞若明烛,远远强过那些坐而论道的朝堂诸公,吟风弄月的江南才子。
但是长期的相互利用与合作,也使的努尔哈赤与明朝朝廷之间的仇恨越积越大。
……………………………………………
北京城,礼部外番使团府。
已经是冬季的北京,早已经是一片白色的世界,在凛冽的寒风之中,一个身披兽皮披风,身着二品武将服的魁梧老者正在使团府门口,恭敬的送明朝礼部官员出门,言笑之中尽是一片和谐之气。他恭敬的等着礼部官员走远,这才转身回到使团府,进门之后原来的和气笑影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一股严杀之气。他大步流星的走入使团府正厅。而他就是,大名鼎鼎的努尔哈尔。
他一入正厅,就见有本端坐在正厅之中的三位和他岁数差不多的老者。这三位老者立马起身恭迎。他大步跨过用于取暖的火盆,直坐于正堂之上。当他坐下后三位老者才缓慢坐下。
“大汗,今年大明苏州城,织工和织民反抗织税,大批民众起义,打死朝廷税官,强占州府。后来在兵部的派出的军队肃清下这才没闹大,而今年六月,广州府也有二十五万兵卒闹饷。也发生了大面积的骚乱。后来也是在兵部严查主犯,拨发军饷后才平息。而就在八月时,蒙古瓦刺部与明军在大同附近激战,要求朝廷开放边贸互市,后在赵志皋内阁的主持下同意扩大互市才得以平息。我尊敬的大汗,你是天上的雄鹰,是一头猛虎,我们是不是,可不可以,不再对朝廷虚与委蛇了。这大明已经是外有气表呀!”说完这话的老者一直恭敬的站立着。
而端坐在正厅正中的,努尔哈赤听完这些话,脸色依旧严肃并没半分改变,他伸出右手手掌微微向下摆动了一下,并说道:“费英东,坐下说吧!”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