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交易 (1 / 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九章、交易 (1 / 2)
        一个年轻人进了皇宫,没看美女,只看花,而且这花不怎么好看。李渊拿着一朵棉花,怎么看都看不出有什么特别的。他真搞不明白自己的这个儿子倒地想些什么,而且他说的话是真的吗?道教老子真的是他师傅吗?虽然他信神,可从没叫过神是什么样的。

        拿到自己最想要的,李智云很欣慰。骨仪能在隋朝当官,那么作为印度最重要的农作物棉花也能在长安扎根。马上要入冬,营地面临三方面压力,一是过冬的食物,二是过冬的燃料,三是过冬的衣服。隋唐没诗词中描绘的那样美好,富人自然衣食无忧,但穷人真的是空有一身力气。很佩服古人,当然繁体字的“窮”是这样的,但和简体字解释也差不多,空剩下拉弓的身子。

        大兴城房屋墙体是木材,主要是因为大兴城地处低洼地带,夏季潮湿多雨,木制房屋更容易干燥透风。不过建造流民营地时,缺少木材,所以营地的房子主要由土坯砖构成,营地流民只能睡木板上,就这样凑活过了一个夏季。建造时,李智云特意把背阴一面的墙体砌成双层中空,就是为了冬季取暖。

        营地就是巨大的炼钢营地,虽然熔化钢的材料和器具被撤,但熔化铁水并不难,把铁水加工成铁皮并不难,将火炉炉身嵌入墙体,把炉口和排烟口设计在室外,一面火墙足以满足一家人取暖,当然温度并不高,但却比木制房屋高很多。三面土墙可以更好的防风,正面木板用草帘子和泥,也能保暖。窗口真是窗口,但没窗子,窗子上挂着的是厚厚的草帘子,睡觉把干草帘子方向,整个房间就是一个小黑屋,就这样的小黑屋也让流民开心不已。

        住房解决了,但燃料成了问题。营地差不多有两千户居民,两千户居民燃料费用可不便宜。只能使用早已制造的刀剑去换煤以及其他燃料,可营地易燃物太多,干柴不能放进营区。

        一把普通的铁剑大约一百文到三百文之间,但一把精钢剑的价格就很贵,精钢剑虽然比不上镔铁剑,但它的优势是可以量产,硬度和锋利度差不多,唯一的缺陷是不如镔铁剑耐腐蚀。镔铁剑的价格是两惯,那么精钢剑的价格大约在八百文到一千五百文之间。煤炭价格远没有后世那么贵,长安富裕人家不用,因为隋唐时期取暖方式是中间挖个洞,把木炭放到陶盆里点燃,就是这样的情况,还有中毒的,如果使用煤,那中毒的概率会提高几十倍,而且中原地区的煤燃烧产生的刺激性气味很重,没毒死也呛够呛。因此一贯可以买到接近八吨的煤,李智云大致算了一下正常一个冬季,每户人家也就用一吨左右,这还是因为长安是在关内,算上做饭,也就是一吨半。为了合理利用煤,可以把一些品相不好的煤做成蜂窝煤,这样做饭的燃料省了。在后世,过冬至少需要三吨到四吨,倒不是古代煤好,而是古代的百姓知道省钱,白天不怎么冷,本不使用煤。出行基本靠走,白天取暖基本靠抖,夜晚不行,夜晚只靠抖是会死人的。

        战争很残酷,但战争真的能让一无所有的人变身成富豪。李家现有三十万军队,杂牌军占多数,精兵只是少数。怎么让杂牌军变成精兵,武器是关键。李智云知道李建成、李世民、李三娘差不多要来这里。只有这里有精钢刀,一把精钢刀可以把一个久经沙场的杂牌兵武装成精英步兵。

        果然,李世民、李建成、李三娘一起来到营地。迎接他们的依然是李猋,李智云依然坐在营帐之中没动,一是思索与三人的交易,二是在考虑下一步该做什么。

        “云君,大朗、二郎、三娘到了”

        李智云点了点头,李猋立刻命人搬蒲团。

        先开口的是李建成。

        “五郎,我们需要一批兵器”

        李智云从李建成、李世民、李三娘脸上扫过。

        “你们从李猋口里知道我什么,既然是自家人,那么按照**,五百文一把钢刀。”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